Friday, January 30, 2009

Citi Field (??)

之前的文章才在說「搞不好過一年名子又變了」,結果今天看到這篇報導,現在看起來是搞不好球場還沒蓋好,招牌就要換掉了。

簡單來說,Citi Group 在過去這段時間裡的金融風暴裡受創甚深,去年四月的時候宣布虧損五十一億美金,裁員九千人;之後繼續裁,在十一月的時候又宣布大裁五萬兩千人,創下史上第二高的裁員記錄(第一名是 1993 年藍色巨人 IBM 裁掉六萬人)。總計在 2008 年結束的時候,Citi Group 的員工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大約七萬五千人,大約是 20%。這樣還不夠,繼 AIG 之後 Citi Group 也跟美國政府要求疏困。現金的部份目前是四百五十億,再加上政府擔保三千億的貸款損失(government backstop loan loss,我不是學這行的,希望沒有搞錯意思)。

結果前一陣子他們被記者踢爆,三年前用總價五千多萬美金買的飛機最近要交機了,一開始還說如果取消交易的話將會損失數百萬元的違約金(言下之義是飛機要照買),最後在政府施壓之下打消這個念頭。(不過我好像有印象看到另一個新聞說他們原本的飛機已經賣掉了,以後董事們要出門就沒飛機坐啦 XD)

這又讓我想到之前三大汽車廠老闆到國會去跟政府要錢,也是被抓到坐私人飛機到華盛頓。沒記錯的話還搞了兩次,第三次才認命的由司機開車到 D.C,無論如何就是不坐商業客機就對了。

當然在他們開始用納稅人的錢度過危機的同時,議員們也就盯上了花四億美金買來的冠名權。原來他們一口氣是談了二十年的冠名權,也就是每年兩千萬美金。這筆在 2006 談好的交易當時或許不算什麼,但是現在就變成非常大的問題。雖然說打廣告的花費也是企業、尤其是服務業一定要花的錢,但是一年兩千萬美金對很多人來說是(在情感上)無法接受的。

目前雖然還沒有定案,不過我想至少 2009 年球季大都會隊的主場應該是會叫這個名子吧。在這一波風暴中沒幾家大企業能全身而退的,現在要找到下一個願意出錢買冠名權的企業,不是找不到,但是應該沒辦法那麼快,對大都會來說條件也不會這麼好。如果 Citi Group 收手的話,我猜球場應該會改名叫做 Met's Field XD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New York Trip -- Yankee Stadium

和大都會隊不同的是,洋基隊決定保有球場的命名權。所以新球場和舊球場一樣,都叫做 Yankee Stadium。這次去的時候也遇到了另外兩三組人,趁著舊球場還沒拆掉之前去多照幾張相,可見這個球場在美國人的心目中還是很有歷史地位的。
上面的左邊兩張是舊球場,右邊兩張則是還沒開張的新球場。據說新球場的設計會讓觀眾坐得比較舒服,而且看球的角度也比較好,不會像以前一樣某些位置會被柱子擋得很嚴重。

舊球場在台灣的電視上出現過很多次啦,新球場我想以後也是,就不多說了。我也在這個球場看過一場比賽,而且是王建民主投的喔!雖然他那場很可惜沒拿下勝投,不過投得還是相當不錯。只可惜我那時候還在調時差,再加上當天早上在紐約大迷路,到球場的時候已經疲累不堪了。很多時候都在打瞌睡,最後也沒看完比賽就離開了 XD

Good bye, the house of Ruth built.

Thursday, January 15, 2009

倪福德風波

倪福德記者會與洪瑞河說法
倪福德聲明稿
倪福德旅美事件感

上面三篇分別引自 OttoCatFoxx 兩位的網誌。總之一句話:沒有制度、福利不好又沒有未來的地方留不住有能力的人是很正常的

長年以來 CPBL 都把球員視為「聯盟」的財產,不只是已經在職棒裡打球的球員,還包括台灣的青棒及剛退伍的球員,似乎留在台灣讓他們用廉價的代價取得是必然的。廉價取得的財產當然就是要拿來揮霍的,所以能操就儘量操,所以手酸不一定需要休息,多投一點就不會酸了。

這讓我想到關於 John Smoltz 最近的一篇聲明
"They had a plan," Smoltz said of the Red Sox, "and the plan here was, 'We just always assumed he wouldn't leave."

二十多年的不離不棄,幾千萬美金身家的老將,還是不能把他當作球隊裡理所當然的一份子。更何況是對球員養成一點貢獻也沒有,儘想著要壓榨球員的中華職棒。

有自由球員的 MLB 則是儘量把一切都制度化。(當然我們從 Manny Ramirez 和 Barry Bonds 的例子中可以知道制度就是用來讓人鑽漏洞的)高價取得的財產則是要儘量保護的。(負面的例子就變成除了 SP 和 CP 之外,其他的 RP 就用洗的)

就如倪在聲明稿中說的,離開中華職棒到最高層級的大聯盟挑戰,對台灣棒運來說其實也是一項利多,這表示即使在一開始沒受到注目的球員,只要在中職及國際賽好好表現,還是有追夢的機會,這樣才能讓整個棒球運動在台灣繼續有活力。中華職棒不但不應該對這些球員設限,甚至應該歡迎這些球員(在合約結束後)自由追夢,追夢不成的球員(如陳金鋒、曹錦輝等)的球員也應該張開雙臂歡迎他們回來,這樣不用自己發展二軍就能靠外國的農場幫我們養球員,擋什麼呢?

當年台灣的經濟、科技發展一樣是靠許多歸國學人貢獻他們所學帶動的。各研究所、各大企業難道能訂條款來強迫這些人留在台灣就業嗎?

說現實一點,到美國追夢的球員這麼多,這些人到最後能站穩大聯盟的會有多少呢?下面列一下還在美國的(摘自 PTT MLB-TW 精華區,不確定是否完整)
MLB => 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龍
3A => 倪福德、陳鏞基
2A => 羅錦龍
A+ => 增菘瑋、陳鴻文、羅國輝、蔣智賢
1A => 林哲瑄
SS => 林彥峰、林旺億、郭勝安
RK => 洪晨恩、林柏佑、邱子愷、張耀文、黃偉晟、李振昌、黃志祥、
林旺衛、陳俊秀、陳家駒、郭嚴文、唐肇廷、蔡孟修
這幾年在國際賽打出成績變成國民英雄的好像都是旅外球員?再考慮到這些人很大一部份最後還是會回歸台灣,每年都有人回來造成話題不是也很好嗎?當然啦,無論這些球員現在是在哪些球隊的小聯盟中努力,都希望他們能夠把自己的實力都發揮出來,能上大聯盟就上大聯盟,這樣會成為對於台灣棒運的發展是最強的推動力。

同樣是現實面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現在中華職棒一直擋,應該是怕旅外球員一去不回吧?如果某個球員的確是有實力能站穩大聯盟,事實是中華職棒訂任何條款都留不住這個球員。畢竟三百萬台幣的簽約金不過美金八萬元,對大聯盟球團來說根本是零錢,何必螳臂擋車呢?

直接跟美國職棒聯盟達成協議,每年他們海外選秀最多能從台灣選走多少無合約、超過十八歲的球員。體委會也可以直接在這時候就和球員簽下幾次國際賽徵召可免兵役的合約,一切照規距來,對國家、球員都有保障。最重要的是球團要去除現在這種把本土球員當成私有財產的心態,才不會讓球員一有機會就求去,這個絕對會比訂各種選秀條款來得有效。

Wednesday, January 07, 2009

Time to say good bye.

20 Seasons.
708 Games.
466 Game Starts.
210W-147L-154SV.
Postseason: 15W-4L-4SV

IP: 3395
SO: 3011.
ERA: 3.26.



Gonna miss you ~ The final of "The Trio" ~

Tuesday, January 06, 2009

Should the Braves Take a Chance on Andruw Jones?

By JC / Sabernomics

看起來 Andruw Jones 似乎會在未來的幾週內離開道奇隊。考慮到 Jones 和亞特蘭大與教頭 Bobby Cox 的淵源,再加上勇士隊也需要一點外野的火力,重聚似乎是有可能的。雖然目前勇士隊還必須考慮到他們得放棄什麼才能把 Jones 弄到手,我覺得冒這個風險是值得的。

當然我也不否認 Jones 去年打得很爛 -- 打出 .158/.256/.249 的成績大概跟路人已經差不多了。再前一年時,他在 2007 年也打出很慘的 .222/.311/.413。那,Andruw Jones 到底還值不值得用聯盟最低薪來簽呢?我覺得是值得的。

我還是相信 Andruw 在 2007 的成績有大部份是運氣差所造成的,而他應該要能夠跌深反彈。下面這張表是 Andruw 在 2004~2006 年及 2007~2008 年時的表現。前一組是他表現比較好的那幾年,後一組當然就是慘兮兮的兩年:

Year AVG OBP SLG Iso K rate BB rate +/-
2004 0.261 0.345 0.488 0.227 22.76% 10.99% ?
2005 0.263 0.347 0.575 0.312 16.67% 9.52% ?
2006 0.262 0.363 0.531 0.269 18.98% 12.26% +27
Mean 0.262 0.352 0.531 0.269 19.47% 10.92% +16

2007 0.222 0.311 0.413 0.191 20.94% 10.62% +22
2008 0.158 0.256 0.249 0.091 31.93% 11.34% -4

雖然 2007 年比不上 Andruw 之前的水準,但說那是變動幅度內的表現也還算合理。他的打擊率(所有打擊指標裡變化程度最高的一個)掉得非常低,把他的上壘率和長打率也跟著拉了下來。他的 IsoP 也掉了一截,不過 .190 還算得上是不錯的表現。他的防守(用 John Dewan 的 Plus/Minus 系統來算)還比前三年的平均好一點點。賭 Jones 會在隔年恢復,打得比 2007 年好是個合理的賭注。至少道奇隊同意這個想法,因為他們給了他兩年三千六百萬的合約。

然後 2008 年到來了。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 2008 年是 2007 年的延續;不過 Jones 並不是繼續衰退,而是直接跌到谷底。這個衰退與年紀老化無關,他直接從還不錯的球員變成了上大聯盟都不夠格,甚至他的防守也顯出疲態。我相信讓他大半球季都無法上場的膝傷,加上調整不良、無法適應新球隊等等,再加上一點點的壞運,造成了他在 2008 年的困頓。而這些問題,我相信是都可以解決的。

我看過把 Jones 和其他球員相比的資料,多數把他和 Rubin Sierra 相比。這是他在 21 歲到 27 歲這段時間內最相近的球員。這的確是個不錯的類比,不過我在想把他拿來和 Mike Lowell 比較。Lowell 也是個很好的球員,但是在 31 歲的時候在佛羅里達打出很慘烈的成績。馬林魚基本上是把他硬塞在 Josh Beckett 的包裹裡強迫紅襪隊把他吃下來。當時我很確定 Lowell 差不多要結束他的棒球生涯了,但是結果是 Lowell 在之後還打出相當不錯的成績。

我相信 Andruw Jones 應該還是有能力打出點成績。現年 32 歲的他已經在走下坡了沒錯,不過球員的下坡通常比較像 Stone Mountain(見下圖一),而不是 Matterhorn(見下圖二)。如果他健康而且還有積極意願想要打球的話,我想他應該能擔任稱職的外野手。他能夠打出如同道奇隊給他的薪水般的成績嗎?我想是不行,不過這跟他未來所效力的球隊應該是無關的。如果勇士隊能用比如說五百萬簽下他,那我會感到十分興奮。特別是,考慮到勇士隊貧弱的外野陣容,真的需要一些其他人手來幫忙。2008 年的 Andruw 有可能是他真實的樣子,而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這筆交易中認賠就算了。但是如果他的問題能解決的話,簽他就值回票價了。

圖一:Stone Mountain


圖二:Matterhorn


更新:
當然啦,下面這篇文章在我一寫完就出現在 BTF 上 ....

報導:Andruw Jones 不打冬季聯盟了

簡單說一下,Andruw Jones 將離開他的球隊,而且也不會再歸隊了。官方說法是他的太太生病了,不過對我來說真正的原因應該是球隊希望他不要再打了。他在那邊打得很慘,打擊率只有 .148,防守的動作也變慢了。

Monday, January 05, 2009

Rating the Managers by Intentional Walks

by Steven / Fire Jim Bowden

故意保送是棒球數據專家們最常爭論的戰術之一,而也的確是有很好的理由要好好爭論一番。從 Baseball Prospectus 由 2008 年的比賽裡統計出來的得分預望值列表來看,無論是在任何的情形下,把一個打者送上壘包都會讓對手的預期得分增加。

也就是說,在 2008 年裡,無論是無人出局、壘包上無人,或是兩人出局、二三壘有人,或是任何你所能想像出來的情形裡,投出保送總是讓對手在該局的平均得分增加。比如說,在沒人出局壘上無人的時候投出保送,會讓對手的得分期望值上升 0.379,而最沒有傷害性的 IBB(兩人出局,二壘有人)則「只」把這個值提升 0.129。

當然,這邊的關鍵字是:「平均」。這個得分期望值的計算是把 2008 所有的狀況都計算下去,但是故意四壞球則是只會被用在很少數的時候,而且應該是在戰術上被認為是對投球方有利時,比如說對上的是明星強打者、下一棒的打者明顯比較沒有威脅性,或是要製造出 Force-out、雙殺機會的時候。

這本書的第十章裡,作者 Tom Tango、Mitchel Lichtman 和 Andy Dolphin 仔細研究了這些變數(可以在這裡看到本章的介紹)。他們的結論是另一個 base-out-score 的列表,內容是在哪些狀況下故意四壞球保送會對防守方有利,還有對方的打者要比下一棒強多少才划算。比如說,在九局下半兩出局,二、三壘有人,雙方平手的時候,如果站在打擊區裡的打者比下一棒的 wOBA 多了至少 23%,這個時候投故意四壞球保送就會是划算的。

這篇文章的用意是要找出哪些教頭在授意投手投出故意四壞球這方面是最厲害(和最糟)的。理想上,我應該要能把所有的因素都放到計算當中,包括出局數、壘包狀況和得分數,以及打者及下一棒打者的資料。但事實上我從 BR 拿到的資料只能看到在 2008 年的 1310 個故意四壞球時的 base-out-score。要把打者的 wOBA 也都弄出來要花很多時間,而我現在沒有這麼多的時間。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在那些「絕對不可能得利」的狀況下,還指示投手投出故意四壞球的次數來知道誰是在這方面比較糟糕的教頭。我們可以分別列出「也許是聰明的故意四壞」還「一定是不聰明的故意四壞」。我的假定是名列於後者的次數越多的教頭,那總和來說在這方面應該就是不太聰明的。後者總共有 233 次,應該夠讓我們看出一些東西了。(有興趣的人,可以從這邊看到這張表)

下面就是結果,由最多次「絕對不聰明」排到最少次:

Bobby Cox ATL 21
Jim Leyland DET 17
Charlie Manuel PHI 14
Cecil Cooper HOU 13
Dave Trembley BAL 10
Ozzie Guillen CHW 10
Clint Hurdle COL 10
Fredi Gonzalez FLA 10
Bob Geren OAK 10
Lou Piniella CHC 9
Joe Torre LAD 9
Ron Gardenhire MIN 9
Willie Randolph/Jerry Manuel NYM 8
John McLaren SEA 8
Bob Melvin ARI 7
Eric Wedge CLE 7
Mike Scioscia LAA 7
Ned Yost/Dale Svuem MIL 6
Bud Black SDP 6
Bruce Bochy SFG 6
Ron Washington TEX 5
Manny Acta WSN 5
Terry Francona BOS 4
Dusty Baker CIN 4
Joe Girardi NYY 4
Tony La Russa STL 4
Joe Maddon TBR 4
Trey Hillman KCR 2
John Russell PIT 2
John Gibbons TOR 2
一些簡單的結論:
*Manny stacks up pretty well. That's good, especially since he ranks so low on base-stealing.

*如果把平均每次故意保送讓防守方損失的分數定在比如說 0.185(以目前大概一場五分的比賽來說,一個故意四壞球大概價值 0.198 分),那 Bobby Cox 的 21 次「絕對不聰明」的故意保送讓勇士隊損失了 3.885 分,略少於半場的勝負。如果再考慮到勇士隊一共有 80 次的故意四壞球,那有可能 Cox 這種勇於四壞球保送對手的策略整年下來會讓勇士隊少掉一勝。

*你可能會驚訝美聯的 Jim Leyland 在這邊排名會這麼高,因為美聯的投手不用打擊,而一般來說認為在國聯比賽的時候故意保送投手前一棒通常是聰明的作法。不過事實上,因為對方的教練常常也會在比賽後段而且比數接近時,用代打把投手換掉,這招的效果通常也沒那麼好。

*可以從這邊看到各個球隊投出的故意四壞的數量。很有趣的是,Manny Acta 一共用了 44 次,排在中間(第 14 名)。這表示他會用這個策略,而且用得不錯。而像是 Trey Hillman 就是完全把故意四壞扔在一邊,整年只下了十二次這樣的命令。(譯註:表格上不是 15 次嗎?)

Friday, January 02, 2009

New York Trip -- Citi Field & Shea Stadium

趁著耶誕假期,跑到紐約去玩了幾天。這也是我在美國渡過的第一個耶誕節。除了過節的氣氛之外,著實也感受到了什麼叫天寒地凍,或許跟更北邊的地方相比還不算什麼,不過對於在台灣長大的我來說,只能說第一次的感覺真好 XD

Mets 和 Yankees 明年都要換新球場,所以特別跑去懷舊了一下。話說我四年前在這兩個舊球場各看了一場球,想不到第二次造訪 New York 就看到這兩個舊球場即將走入歷史前的最後一刻。
上圖的左邊是舊的 Shea Stadium,已經被拆了一大半了
右邊的 Citi Field 是大都會隊未來的新球場
不過在 Citi Group 經歷了重大虧損的現在,搞不好過一年名子又變了

新球場 Citi Field「看起來」比 Shea Stadium 大,但是實際上座位數卻少了許多:Shea Stadium:57,333,Citi Field:45,000。從官網的介紹可以知道,以後座位的寬度和前後的距離都會拉大一些,這可能是位置數反而變少的原因。另一個可能的原因當然就是從外觀看並不準確。而且 Shea Stadium 已經被拆掉一部份了,看起來縮點水也是正常的。

其實我對於 Shea Stadium 有一點點特殊的感情。雖然 Mets 長年來都是勇士隊的敵手,不過我到美國看的第一場比賽就是大都會在 Shea Stadium 迎戰勇士。(而且勇士還贏了 ^_^)

小問題:誰知道下面這張圖裡,分別是哪些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