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 101 上遠眺PT&T Park.

這裡是dugout,從這邊看出去感覺也很特別喔。

到球場草地上了,雖然在下雨,還是要擺個Pose.

客隊球員的休息室,裡面有一個門板上有搬家的那一年所有到巨人球場比賽的球員的簽名。道奇和巨人的在中間,其他球隊的球員散落各地

走道上的一個壁畫,覺得畫得很讚。幫忙照相的同伴也照得不錯。

球場內部的另一個角度。

猜看看遠方那個小銅像是誰?

It's where the "Splashes" go.

媒體採訪室。
This blog is maintained by an Atlanta Braves Fan.
Most articles here are from variant American resources and are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to Traditional Chinese.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去年我把 Jeremy Hermida 列為第 32 名的棒球新秀,我寫道:「他必須繼續增強他的長打能力,才能成為能夠在大聯盟引起衝擊的外野手。」而他也的確在 2005 年做到了,在 2A 的 118 場比賽裡打出 .518 的長打率,十八支全壘打,總計四十九支的長打。之後他被叫上大聯盟,又在 41 個打數裡打出 .634 的長打率和四支全壘打(包括在生涯第一個打數所擊出的滿貫全壘打)。為了要看出他的長打能力發展狀況,來看看 Hermida 在 2002 年第一輪被馬林魚隊選中之後每年的 IsoP 數據:.094、.109、.144、.236。
2003 A 468 .284 .387 .393 6 34 80 100
2004 A 340 .297 .377 .441 10 28 42 73
2005 AA 386 .293 .457 .518 18 49 111 89
MLB 41 .293 .383 .634 4 6 6 12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Prince Fielder 是少數幾個在過去四年中都被列入前五十大新秀的球員,他在2003 年時排名第 46 名、2004 年排名第 10 名,2005 年排名第八,今年則排到了第四名。和我之前每年都做的一樣,讓他和他的父親比較一下在同年紀時表現得怎麼樣:
2003 A 502 .313 .409 .526 27 51 71 80
2004 AA 497 .272 .366 .473 23 53 65 93
2005 AAA 378 .291 .388 .569 28 49 54 93
MLB 59 .288 .306 .458 2 6 2 17
YEAR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雖然不太一樣 -- Prince 是在 3A 打球而 Cecil 的成績則是 2A 的。但是他們兩個的成績相似程度還是很高。除了在二十一歲時在小聯盟的成績很接近之外,Price 已經在大聯盟初登板了,而且在 59 個打數裡打出 .288/.306/.458 的成績,而 Cecil 在大聯盟第一年的表現則是在 74 個打數裡有 .311/.358/.527 的成績,還是很接近吧?以後應該不會再有這樣的比較了,因為 Cecil 在他二十二歲的球季中大部份的時候待在 3A,之後的兩年則在大聯盟中試圖拿到一些打數,最後則發現自己跑到日本打球。在此同時,Prince 則是釀酒人隊的先發一壘手,開始朝他父親生涯 319 支全壘打挑戰。
Prince 2005 378 .291 .388 .569 28 49 54 93
Cecil 1985 361 .294 .376 .526 18 46 45 83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在 2003 年十一月時,雙城隊認為 Joe Mauer 已經準備好要上大聯盟了,所以把全明星級的捕手 A.J. Pierzynski 送到巨人隊,換回來三個選手,雖然 Joe Nathan 和 Boof Bonser 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當時知名還很低而且常常受傷的十九歲左投 Francisco Liriano 已經振作起來了。Nathan 從那時候起一直都是最棒的終結者之一,但是 Liriano 則足以讓這筆交易成為在歷史上最讓單方受惠的交易之一。現年二十二歲,去年在 2A 及 3A 打出非常漂亮的成績最後也升上大聯盟亮相,Liriano 現在是最棒的投手新秀。
2004 A 21 21 117.0 4.00 118 6 125 43
AA 7 7 39.2 3.18 45 4 49 17
2005 AA 13 13 76.2 3.64 70 6 92 26
AAA 14 14 91.0 1.78 56 4 112 24
MLB 6 4 23.2 5.70 19 4 33 7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在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的最後一個球季打出 .393/.469/.581 的表現之後,國民隊在 2005 年用第四指名選入了 Ryan Zimmerman。他在 67 場的小聯盟比賽裡打出 .336/.377/.564 的成績,然後在選秀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被升上大聯盟比賽,在 20 場比賽裡打出 .397 的打擊率。他最大的價值或許是他的防守工夫,這對一個在職業比賽裡打出 .347 打擊率的人來說似乎很。他常常被拿來和 Scott Rolen 比較,而且被認為在三壘的防守能力十分傑出,甚至在大聯盟及小聯盟都守過游擊區。
2005 AA 233 .326 .371 .528 9 29 15 34
MLB 58 .397 .419 .569 0 10 3 12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在高三時以十七歲的年紀打出 .544 打擊率的 Delmon Young,在 2003 年選秀會中以第一指名被選入,並在 AFL 裡打出 .417 的打擊率。十八歲時開始在職業比賽中打球,他在 1A 的 131 場比賽裡打出 .322/.388/.538 外加二十五支全壘打,總計五十六支長打的成績,在打擊率、全壘打數、打點和得分都名列全聯盟前五名。到了十九歲,他開始在高階的小聯盟比賽,Young 在 136 場比賽中打出 .315/.354/.527 加上二十六支全壘打總計五十九支長打的成績,被選為 2A 的 Southen League 年度最有價值球員,雖然他只打了 84 場比賽就被升到 3A。我們還不知道之後他的發展會是怎樣,但是用這樣開始職業生涯的人通常最後會成為非常偉大的球員。
2004 A 513 .322 .388 .538 25 56 53 120
2005 AA 330 .336 .386 .582 20 37 25 66
AAA 228 .285 .303 .447 6 22 4 33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只看 2005 年的表現的話,Brandon Wood 可能會是最棒的新秀。他打出了史上最佳的小聯盟球員的進攻表現,在 High-A 的 130 場比賽裡,打出了 .321/.383/.672 外加 43 支全壘打、98 支長打的表現,然後在短暫停留在 3A 及 AFL 的的比賽裡又擊出 14 支全壘打及 21 支長打。二十歲的游擊手在 163 場比賽中擊出 57 支全壘打及 119 支長打這種表現不是能常常看到的,不過他可能最終不會留在游擊區,而我也對於今年的表現是不是能代表他真正的潛力表示懷疑。
2003 R 78 .308 .349 .462 0 10 4 15
R 162 .278 .348 .475 5 20 16 48
2004 A 478 .251 .322 .404 11 46 46 117
2005 A 536 .321 .383 .672 43 98 48 128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受傷讓 Ian Stewart 錯過了 2005 年的第一個球季,之後他又因為手肘的不適而表現不佳。他去年因此非常的慢熱,但是之後他打得非常好,使得最終他在總共 112 場的比賽裡,成績是還不錯的 .274/.353/.497 加上十七支全壘打及五十六支長打。在今年春訓中,他贏得洛磯隊的最有價值球員(天知道那有什麼意義就是了),成績是在 22 場表演賽中打擊率 .396 並擊出五支全壘打。Todd Helton 對他的印象十分深刻,和其他許多洛磯隊的球員一樣,他說:
2003 R 224 .317 .401 .558 10 29 29 54
2004 A 505 .319 .398 .594 30 70 66 112
2005 A 435 .274 .353 .497 17 56 52 113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沒把 Wood 當作是天使隊的最佳二游新秀的確是很怪,但是在我的心目中,至少 Howie Kendrick 在排名上會略勝 Wood 一點。目前 Wood 還只能說是打出一年恐怖的成績,而且還沒有征服 1A 以上的小聯盟,而 Kendrick 已經在之前的三年都打出漂亮的成績,同時去年在 2A 的 46 場比賽裡也打出三成四二的打擊率。現在只有一點令人擔心的就是 Kendrick 最後可能會被換掉守備位置,而他的打擊能力有可能是被 Wood 的長打數據所激勵出來的。
2003 R 234 .368 .434 .517 3 26 24 28
2004 A 313 .367 .398 .578 10 40 12 41
2005 A 279 .384 .421 .638 12 41 14 42
AA 190 .342 .382 .579 7 29 6 20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很少會看到一個頂級的新秀會被交易兩次,更何況是在同一年的季後,不過今年冬天發生這件事的確發生在 Andy Marte 身上。他從勇士隊被換到紅襪隊,成為 Renteria 到勇士隊的代價,然後又被交易到印地安人隊,讓 Coco Crisp 換到了紅襪隊。雖然 Renteria 和 Crisp 都是很有價值的球員,這兩個交易都讓人很驚訝,因為 Marte 有著成為長年全明星級球員的潛力,而且基本上已經準備好要上大聯盟了(不過他去年在勇士隊上大聯盟之後只在 57 個打數裡打出 .140 的打擊率)。
2003 A 463 .285 .372 .469 16 52 67 109
2004 AA 387 .269 .364 .525 23 52 58 105
2005 AAA 389 .275 .372 .506 20 48 64 83
MLB 57 .140 .227 .211 0 3 7 13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從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畢業之後,在 2004 年選秀第二指名被選中的 Justin Verlander 在 2005 年球季的表現可說是最近幾年來新秀球員在職業比賽初登板表現最佳的一個。他這個球季從 1A 出發,十三次的先發中拿下九勝兩敗,防禦率 1.67 的成績,很快的就被升到 2A。再一次的,他表現出幾近無敵的狀態,先發七場比賽,投了 32.2 局只掉了一分,防禦率是幾近完美的 0.28,對手打擊率低到只有 .103。在小聯盟的二十場比賽裡,他的成績是十一勝兩敗,防禦率 1.29,在 118.2 局的投球裡三振 136 名打者,只保送了二十六個,對手打擊率只有 .197,OPS 也只有 .521。
2005 A 13 13 86.0 1.67 70 3 104 19
AA 7 7 32.2 0.28 11 1 32 7
MLB 2 2 11.1 7.15 15 1 7 5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Lastings Milledge 是在 2003 年選秀會中第一輪被大都會隊選中的外野手,高中畢業充滿天份的他不但打出漂亮的成績,而且還有著非常出色的運動精神。在 2004 年時他在 Low-A 打出 .337/.399/.579 的成績,隔年從 High-A 出發,打出 .302/.385/.418 的成績之後被升到 2A 打了 48 場比賽,成績是 .337/.392/.487。他去年沒展現出多少長打的威力,而且還需要多凹一些保送,但是他被認為是一個防守很好的中外野手,而且在生涯 204 場職業比賽裡交出平均打擊率 .313 盜壘六十次的成績。
2004 A 261 .337 .399 .579 13 36 17 53
A 81 .235 .319 .432 2 10 9 21
2005 A 232 .302 .385 .418 4 19 19 41
AA 193 .337 .392 .487 4 21 14 47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結束了在 Florida State 的傑出大學生涯之後,Stephen Drew 在 2004 年選秀會中第十五順位才被選中,原因是大家擔心他會要求很高的簽約金。後來他也是拖了很久,在獨立聯盟裡打出 .427 的成績,然後到 2005 年選秀前幾天才終於簽下合約。他在 High-A 正式出賽之後完全摧毀了對手的信心,在三十八場比賽裡打出 .389/.486/.738 外加十支全壘打和二十九支長打的成績,然後響尾蛇隊決定把他升到 2A,並在那邊結束他的第一個球季。他在 2A 表現得並不理想,在二十七場比賽裡只打出 .218/.301/.386 的成績,而且在 101 個打數裡被三振了 24 次。
2005 A 149 .389 .486 .738 10 29 26 25
AA 101 .218 .301 .386 4 9 12 24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當大家在討論頂級新秀的時候,Chris Young 常常會被忽略掉,因為他的打擊率並不漂亮,而且他太常被三振。他 2004 年時在 1A 只打出 .262 的打擊率,到了去年在 2A 也只有還能看的 .277,而他在這段時間裡共在 931 個打數裡被三振 274 次(29%)。然而,這三振數並不特別讓人擔心,而且如果你觀察除了打擊率之外的數字,會發現他在其他方面都表現得很好。他是一個防守很好的外野手,以他的年紀來說算是能凹到非常多保送的打者,長打能力驚人,而且在過去兩年內盜壘成功 63 次,成功率 81%。
2003 R 238 .290 .357 .479 7 28 23 40
2004 A 465 .262 .365 .505 24 60 66 145
2005 AA 466 .277 .377 .545 26 70 70 129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運動家隊在他們從 Mark Mulder 的交易中得到很好的結果,一方面要感謝 Dan Haren 很快的讓自己成功的取代 Mulder 在先發投手的角色,而如果 Daric Barton 如預期般成長,那這有可能會變成隊史中最佳的一筆交易。從紅雀隊和 Haren 及 Kiko Calero 交易過來之後,Barton 在 2005 年時從捕手轉職成為專任的一壘手。據說他在防守上還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他出色的打擊能力並沒有任何問題。他在 1A 打出 .318、在 2A 則是 .316,在 135 場比賽裡,總共打出十三支全壘打、五十二支長打,並拿下 97 次保送。
2003 R 172 .291 .416 .419 4 14 37 48
2004 A 313 .313 .445 .511 13 36 69 44
2005 A 292 .318 .438 .469 8 26 62 49
AA 212 .316 .410 .491 5 26 35 30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和波士頓的 Jon Papelbon 很像,Matt Cain 在本季一開始就被視為熱門的新秀,一部份的原因是他去年在大聯盟的七場先發中投出 2.33 的防禦率。雖然這對一個二十歲的新秀來說是很令人注目的成績,他被叫上大聯盟之前在 3A 所投出的不良成績也不能被忽視。他一向是個有三振能力的投手,在 3A 的 145.2 局裡,他也三振了 176 名打者,但在此同時卻也保送了 73 名打者,同時還被擊出 22 支全壘打。在他升上大聯盟而開始不容易三振打者之後,他的三振四壞比就變成不太理想的 30 比 19。
2003 A 14 14 74.0 2.55 57 5 90 24
2004 A 13 13 72.2 1.86 58 5 89 17
AA 15 15 86.0 3.35 73 7 72 40
2005 AAA 26 26 145.2 4.39 118 22 176 73
MLB 7 7 46.1 2.33 24 4 30 19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在這張表上的所有投手中,Anthony Reyes 可能是最接近大聯盟的一個。他在大學時期就有受傷的問題,但是當他能正常投球的時候,只有少數的新秀能投得比他好。在小聯盟的 239.2 局裡,Reyes 的成績是十六勝八敗、3.57 的自責分率及非常出色的 276 次三振對上 54 個保送。他去年在 3A 的 23 次先發投出 3.64 的自責分率,讓對手只有 .222 的打擊率,在 128.2 局裡,三振了136 名打者,只保送了 34 名,非常夢幻的三振四壞比。Reyes 是個飛球投手,他被擊出一些全壘打,但是看起來不是個大問題。
2004 A 7 7 36.2 4.66 41 5 38 7
AA 12 12 74.1 2.91 62 3 102 13
2005 AAA 23 23 128.2 3.64 105 13 136 34
MLB 4 1 13.1 2.70 6 2 12 4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當響尾蛇隊在 2003 年第一輪選入從 Stanford University 畢業的 Carlos Quentin 時,他已經很接近全符武裝的大聯盟打者了,唯一的弱點是他的 plate discipline 不太好。他去年在 3A 的表現還不錯,在 136 場比賽裡凹到了 72 次保送(只有 71 次三振)。和以往一樣,他用自己的身體當做上壘的武器,挨了 29 次觸身球(前一年則是 43 次)。總計 Quentin 用除了安打之外的方式上壘超過一百次。
2004 A 242 .310 .428 .562 15 30 25 33
AA 210 .357 .443 .533 6 25 18 23
2005 AAA 452 .301 .422 .520 21 53 72 71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多數人談論 Yusmeiro Petit 時總是圍繞著他的缺點。他不太高,應該要再強壯一點,他的球速不特別快,而且他是個極端的飛球投手。雖然這些因素可能會真的讓他沒辦法成為真正的王牌,他的表現一直非常傑出。在生涯中 346 局的投球裡,他的防禦率是 2.76,三振四壞比是 429 比 75,而且只被擊出兩百五十支安打。上個球季在 AA 的比賽裡,他拿下九勝三敗,防禦率 2.91,三振一百三十名打者,只保送了十八個,投球局數則是 117.2 局。和某些新秀靠著豐富的經驗修理打者不同的是,Petit 一直到十一月才滿二十二歲。
2003 R 12 12 62.0 2.32 47 2 65 8
A 2 2 12.1 2.19 5 0 20 2
2004 A 15 15 83.0 2.39 47 8 122 22
A 9 9 44.1 1.22 27 0 62 14
AA 2 2 12.0 4.50 10 0 16 5
2005 AA 21 21 117.2 2.91 90 15 130 18
AAA 3 3 14.2 9.20 24 5 14 6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Chad Billingsley 和 Cain 很像。他們兩個都是高大的右投手,能投出很快的球速並且三振一堆打者。他們都是第一輪被選入的高中畢業生,都出生於一九八四年尾,而且在小聯盟都升得很快。Cain 在去年球季末時被升上大聯盟,而且今年球季時已經在先發輪值圈裡保有一席之地。Billingsley 的最後一站只有在 2A 而已,但是事實上我喜歡 Billingsley 的程度還略勝一籌。很多球探報告都認為他的第二球路程度比 Cain 來得好,他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沒有受過什麼傷,同時他去年大符改善他的控球,而 Cain 還是每一局多就保送一名打者。
2003 R 11 11 54.0 2.83 49 0 62 15
2004 A 18 18 92.0 2.35 68 6 111 49
AA 8 8 42.1 2.98 32 1 47 22
2005 AA 28 26 146.0 3.51 116 12 162 50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在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的最後兩年分別打出 .382 和 .388 的打擊率之後,Conor Jackson 在 2003 年的第 19 順位被選中,然後在 1A 的 135 場比賽裡打出 .332 的打擊率,在 2004 年時在 2A 的 60 場比賽裡也打出 .301/.367/.456 的成績。他在 2005 年打得更是出色,在球季中一直有機會挑戰四成打擊率,最後在 93 場比賽中打出 .354/.457/.553 的成績,而且三振四壞比是離譜的三十二比六十九。他在大聯盟的 40 場比賽表現並不理想,只打出兩成的打擊率,但是他已經得到了明年在響尾蛇隊一壘的先發工作,而且將會是今年最佳新人的強力競爭者之一。
2003 A 257 .319 .410 .533 6 42 36 41
2004 A 258 .345 .438 .562 11 32 45 36
AA 226 .301 .367 .456 6 21 24 36
2005 AAA 333 .354 .457 .553 8 48 69 32
MLB 85 .200 .303 .306 2 5 12 11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去年我把 Joel Guzman 排在第九名,當時我已經知道他不會再待在游擊區裡很長的時間,我當時就寫到:「在評估 Guzman 的時候,我是把他當成三壘手來看。」雖然那看起來應該是他換守備位置時最自然的去處,道奇隊決定不要讓他在防守的光譜上慢慢下降,而是在這個春天中直接將他的守備位置從游擊區換到左外野。這個決定表示 Guzman 在大聯盟的價值將直接由他的打擊能力來決定。這也大幅的改變了他的新秀排名狀態,雖然他還是有足夠的攻擊潛力讓自己有辦法成功。
2003 A 217 .235 .263 .406 8 21 9 62
A 240 .246 .279 .371 5 19 11 60
2004 A 329 .307 .349 .550 14 44 21 78
AA 182 .280 .325 .522 9 23 13 44
2005 AA 442 .287 .351 .475 16 49 42 128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我很驕傲的說,我比大多數的人都早把 Joel Zumaya 視為最佳新秀之一,在前年他還只有十八歲,還在低階小聯盟奮鬥的時候就把他列入前五十名新秀。現在大家都看得出來了,因為 Zumaya 去年在 2A 及 3A 之間表現得很出色,在總共 151.1 局裡,讓打者一籌莫展,三振了 199 名打者只被打出 .189 的對戰打擊率。這使得控球力成為 Zumaya 最後要克服的問題,他在 151.1 局裡保送了 76 名打者,這將會讓他在升上大聯盟之後遇上許多麻煩。
2003 A 19 19 90.1 2.79 69 3 126 38
2004 A 20 20 115.2 4.36 90 10 108 58
AA 4 4 20.0 6.30 19 6 29 10
2005 AA 18 18 107.1 2.77 71 8 143 52
AAA 8 8 44.0 2.66 30 2 56 24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完全根據他未來在攻擊上的潛力,Billy Butler 就足以成為棒球裡最精銳的新秀之一。在 2004 年選秀中第十四位被選中,他在職業生涯的前三站打出非常驚人的成績。他在新秀聯盟裡打了七十四場球,打出 .373 的打擊率。去年在 1A 的 92 場比賽裡,他又打了 .348 的成績,然後被升上 2A 打了 29 場比賽之後以 .313 的成績作收。他不但有很高的打擊率,同時間還展現出非常驚人的長打能力,這使得他以不到 20 歲的年紀在 2A 所打出來的數字顯得更加令人震驚。
2004 R 260 .373 .488 .596 10 35 57 63
2005 A 379 .348 .419 .636 25 57 42 80
A 112 .312 .353 .527 5 14 7 18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在爭論道奇隊在三壘手位置上長期來說最優秀的新秀是哪個球員,但是隨著 Guzman 被移到外野,Andy LaRoche 會成為道奇隊未來的三壘手的情形看起來就很明顯了。他在職業聯盟裡的 260 場比賽裡擊出 53 支全壘打,包括去年在 1A 的 63 場比賽裡打出 21 支,然後在 2A 的 64 場比賽裡又擊出九支,這讓他成為小聯盟中最具長打力的球員。他的三振能力相對之下顯得很低,讓他避免成為一個「全壘打或三振」型的長打者,而且 LaRoche 以前是個游擊手,現在則被認為在三壘區的防守還滿出色的。
2004 A 244 .283 .375 .525 13 33 29 30
A 219 .237 .295 .434 10 23 17 42
2005 A 249 .333 .380 .651 21 36 19 38
AA 227 .273 .367 .445 9 21 32 54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在 2003 年第一輪時選入的佛羅里達高中生,Jarrod Salty 在 2004 年時在低階 1A 表現得還不錯,然後在去年時在高階 1A 打得更是出色。他在 129 場比賽裡打出 .34/.394/.519 的成績,包括 19 支全壘打和 55 支長打,讓他成為棒球裡天份最高的捕手之一。左右開弓的 Salty 同時具備有打出高打擊率的能力以及很高的長打天份,再加上非常傑出的 plate discipline。Bobby Cox 提到:「他在本壘板的兩邊打擊都很出色。他是那種每次上場打擊的時候都會讓人覺得很舒服的打者之一。」
2003 R 134 .239 .382 .396 2 15 28 33
2004 A 323 .272 .348 .437 10 31 34 83
2005 A 459 .314 .394 .519 19 55 57 99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第六輪選秀進入的 Scott Olsen 是一個比大多數年輕左投手都高壯而且能丟出更快的球速的投手,他在前三個職業球季狠狠的修理了低階聯盟的對手們,然後在 2005 年升到了 2A。雖然他在 14 次先發中投出的 3.92 防禦率看起來有點高,他在 80.1 局裡投出 94 次三振、27 次保送還是相當不錯。他在六月底的時候首度登上大聯盟,在七月中因為手肘受傷而中止大聯盟之旅前,交出了局數 20.1 局、三振 21 名、保送 10 名打者的成績。
2003 A 25 24 128.1 2.81 101 4 129 59
2004 A 25 25 136.1 2.97 127 8 158 53
2005 AA 14 14 80.1 3.92 75 7 94 27
MLB 5 4 20.1 3.98 21 5 21 10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我一直都非常喜歡 Jeff Mathis,在 2003 年時把他排在新秀排行榜中第十四名,隔年往前移到了第九名,即使 2004 年時他在 2A 打得亂七八糟,還是讓他留在前五十名。現在,在他去年在 3A 的 112 場比賽裡打出 .287/.340/.499 外加 21 支全壘打和 50 支長打的成績之後,我把他列為所有捕手新秀裡的第一名。另外兩名捕手新秀,Saltalamacchia 和 Jeff Clement,都有很不錯的評價和長期發展的潛力,但是 Mathis 在攻守上的準備都已經非常接近大聯盟的程度了。
2003 A 378 .323 .384 .500 11 42 35 74
AA 95 .284 .364 .463 2 13 12 16
2004 AA 432 .227 .310 .394 14 41 49 102
2005 AAA 427 .276 .340 .499 21 50 42 85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從 Vanderbilt University 畢業之後,Jeremy Sowers 在 2004 年選秀會第六指名被選入,他在 2005 年開始展開職業生涯,並且在 1A、2A 和 3A 都表現得相當不錯。他不只是在第一年就通過了兩級的考驗,距離大聯盟僅一步之遙,他在小聯盟的表現和在大學時期幾乎是完全一樣(表示適應良好):
2005 A 13 13 71.1 2.78 60 5 75 19
AA 13 13 82.1 2.08 74 8 70 9
AAA 1 1 5.2 1.59 7 0 4 1
YEAR LEVEL IP ERA SO9 BB9 H9 HR9三振率、安打和全壘打數的惡化是可以預期的,但是程度都很低微,而他在控球上的進步則是相當顯著。這個已經過細心調教的左投手幾乎可以說是在被選入的同時就已經做好升上大聯盟的準備。他當然已經有一試的能力,但是他在開季的時候應該會從小聯盟開始,直到印地安人隊的投手有人受傷或是他們實在受不了 Jason Johnson 為止。印地安人隊的三大左投 C.C Sabathia(二十五歲)、Cliff Lee(二十七歲)和 Sower(二十三歲)在未來幾年內應該能夠好好應付同分區那群年輕的左打者們(Joe Mauer、Justin Morneau、Curtis Granderson、David DeJesus、Jason Kubel、Alex Gordon)
2003 NCAA 115.0 2.50 9.6 2.3 7.4 0.6
2004 NCAA 122.2 3.08 8.7 1.9 7.7 0.5
2005 Minors 159.1 2.37 8.4 1.6 7.9 0.7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在 2004 年的三方交易中從大都會隊偷來的選手,Justin Huber 在去年從本壘後方轉職為全職的一壘手。雖然他在捕手的位置上會比較有價值,而且在一壘的防守還需要多磨練,他的攻擊潛力已經讓他有機會在一壘的位置上成為重要的一員。他去年從 2A 出發,在 88 場比賽裡打出 .343/.432/.570 和十六支全壘打及七十四分打點之後被升到 3A。他在那邊繼續打出亮眼的成績,在三十二場比賽裡打出 .274/.374/.531 外加七支全壘打的成績,但是他在升到大聯盟的二十五場比賽中表現得不怎麼理想。
2003 A 183 .284 .370 .514 9 24 17 30
AA 193 .264 .350 .425 6 19 19 54
2004 A 48 .250 .333 .417 2 4 5 8
AA 236 .271 .414 .487 11 28 46 57
2005 AA 335 .343 .432 .570 16 41 51 70
AAA 113 .274 .374 .531 7 14 16 33
MLB 78 .218 .271 .256 0 3 5 20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Jason Kubel 在 2004 年打出非常出色的成績,在 2A、3A 和大聯盟共計打出了打擊率 .346、24 支全壘打和 72 支長打的成績。他在參加 AFL 的時候膝蓋受到非常恐怖的傷勢,錯過了整個 2005 年球季。因為他在受傷前所展現出的潛力,我去年把他列為第五十名新秀。現在他已經在一整年的休息時間之後重回球場,我對他有很大的信心,所以把他移到這個名次。
2003 A 420 .298 .361 .400 5 29 48 54
2004 AA 138 .377 .453 .667 6 24 19 19
AAA 350 .343 .398 .560 16 44 34 40
MLB 60 .300 .358 .433 2 4 6 9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在去年叛逃古巴之後,Kendry Morale 因為簽證問題在簽約以後一段時間才真正來到球場亮相。他五月時才終於到美國,然後就馬上開始打擊,1A 的 22 場比賽裡他打出 .344 的打擊率,很快的被升上 2A。在那邊一開始有的慢熱,然而他馬上變得十分火熱,最終以在 96 場比賽中打出 .306/.349/.530、22 支全壘打和 33 支長打的表現作收,然後他又到 AFL 打了 .380/.444/.598 的表現,才結束了自己在美國的第一個球季。
2005 A 90 .344 .400 .544 5 8 6 11
AA 281 .306 .349 .530 17 29 17 43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波士頓在 2002 年第二輪所選進的球員,Jon Lester 在前兩個球季表現得中規中矩,然後在去年首度升到高階小聯盟比賽時大放異采。他以二十一歲的年齡在 Eastern League 先發了 26 場比賽,在 148.1 局的投球中三振了全聯盟最高的 163 名打者。他還有些改善的空間,控球(57 次保送)和被擊出過多的全壘打(10 支),但是這些問題只不過顯示他並不完美而已,沒什麼關係。
2003 A 24 21 106.0 3.65 102 7 71 44
2004 A 21 20 90.1 4.28 82 2 97 37
2005 AA 26 26 148.1 2.61 114 10 163 57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如果是在任何一個其他球團裡,Erick Aybar 的名子一定會帶來更大的騷動。在天使隊裡,他被 Brandon Wood 和 Howie Kendrick 這兩個可能是棒球界裡最棒的兩個二遊選手擋住。當然,他在球團裡的長期規劃中並不像是他所打出來的數字那麼重要。有多少防守佳、左右開弓而且二十二歲的游擊手有辦法每年擊出三成的打擊率,而且在展現出絕佳的長打力的同時還有頂級的速度,但卻還沒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日之星?就我所知,只有 Aybar 一個,這也是為什麼他會是最被低估的新秀之一。
2003 A 496 .308 .346 .446 6 46 17 54
2004 A 573 .330 .370 .485 14 50 26 66
2005 AA 535 .303 .350 .445 9 48 29 51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原本在 2002 年時雙城隊就以第十二輪的順位選入了高中畢業的 Jeff Clement,但是他選擇加入 USC,而那似乎是有價值的。他在那邊三年的成績非常出色,在 2005 年時以全國最佳捕手的身份拿下 Johnny Bench Award,而且在 171 場比賽裡擊出 46 支全壘打。然後在去年六月的選秀會中,Clement 在第一輪第三順位就被水手隊選入,在兩個等級的 1A 比賽了 34 場,打出 .315/.387/.508 外加六支全壘打總計十二支長打的的成績,然後在 AFL 打出 .269/.347/.487。
2005 A 113 .319 .386 .522 6 11 12 25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把 Josh Beckett 和 Mike Lowell 送到紅襪隊的交易中所得到的 Anibal Sanchez 的腳步可能會因為來到了重建中的馬林魚隊而加快。他去年在 1A 有個很精采的起步,最後在十四的先發裡拿下六勝一敗、防禦率 2.40、三振四壞比 95 對 24 的成績。他在被提升到 AA 之後還是表現很好,在 57.1 局裡投出 63 對 16 的三振四壞比,總合來說,他在去年以二十一歲的年紀交出了防禦率 2.85、三振四壞比 158 比 40 的成績,對手對他的打擊率只有 .212。
2004 A 15 15 76.1 1.77 43 3 101 29
2005 A 14 14 78.2 2.40 53 7 95 24
AA 11 11 57.1 3.45 53 5 63 16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當他在 2003 年拿下 California League 的最有價值球員時,Josh Barfield 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的打擊,而不是在二壘的防守功力。事實上,那個時候有謠言猜測最終他會被移到外野的角落。然後他在 2004 年時在 2A 打得很差,還好在那段時間裡,他讓大家開始注意到他在二壘的防守表現。去年球季,他讓大家看到他最整體的表現,不但打擊上開始反彈,在 3A 的一百三十七場比賽裡,打出打擊率三成一零、十五支全壘打和二十次盜壘的成績,而且在防守上繼續維持出色的表現。
2003 A 549 .337 .389 .530 16 68 50 122
2004 AA 521 .248 .313 .417 18 49 48 119
2005 AAA 516 .310 .370 .450 15 41 52 108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這對我來說可能有點不尋常,因為我通常會試著要對還沒通過 1A 考驗的投手要更謹慎一點。不過,Philip Hughes 的體型、球威和初期表現實在是很難讓人忽略。在 2004 年第一輪從加州的高中選入之後,他在新秀聯盟裡投了一場五局無失分的比賽,然後就開始從 Low-A 出發。先發十二場比賽,在 68.2 局的投球裡三振了七十二名打者,只保送了十六個,拿下七勝一敗,ERA 1.97 的成績,對手在他手中只有 .192 的打擊率。他之後升上 High-A 比賽,繼續維持宰制對手,在 17.2 局裡,拿下兩勝零敗、自責分率 3.06 的成績,三振二十一名打者只保送了四個,對手對他的打擊率只有 .140。
2005 A 12 12 68.2 1.97 46 1 72 16
A 5 4 17.2 3.06 8 0 21 4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和 Hughes 完全相反,Jered Weaver 的新秀排名基本上是根據他實際表現與離大聯盟的多遠來決定的,而不是他的球威或是長期預測。在 2003 年以 1.96 的自責分率拿下十四勝四敗之後,他在 2004 年時拿下了 Golden Spikes Award,也就是最佳大學棒球員獎,他的成績幾乎可說是神奇:
2005 A 7 7 33.0 3.82 25 3 49 7
AA 8 8 43.0 3.98 43 5 46 19
GS W L IP ERA SO BB H在選秀會時,因為其他球隊怕他會開出天價簽約金,使得他到第十二順位才被天使選入,而在過了幾乎一年之後才搞定合約。他是一個極端的高飛球投手,而且沒有超強的快速球,有很多人認為 Weaver 應該最多只會成為先發輪值圈裡中段的投手,而不是一個王牌級的投手。職業賽場上第一年在 1A 及 2A 所交出的成績看起來也符合這個理論,但是 Weaver 事實上也投出了相當出色的三振四壞比,在七十六局的投球裡三振了九十五名打者,只保送了二十六個。當被拿來和他的哥哥,輪值圈中段的 Jeff Weaver 相比時,毫無疑問的他有可能會表現得更好一點。他是不是能把球留在場內,將會是他能不能讓自己留在大聯盟裡的關鍵。
19 15 1 144.0 1.62 213 21 81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Arizona State 出身、入選全美第一隊、Golden Spike Award 最後五名候選人之一的 Dustin Pedroia 在 2004 年第二輪被紅襪隊選入。他在進入職業球場後在 Low-A 及 High-A 打出 .357 的打擊率,讓他在去年升上了 2A。他在那邊打了六十六場球,打出 .324/.409/.508 的成績,展現出了絕佳的 plate discipline 和對好球帶的控制能力,同時還有令人驚豔的長打力。他在升上3A 之後的表現有點令人失望,但是要注意的是當時他是帶著手腕的傷勢在場上打球。在小聯盟總共 159 場的比賽裡,他打出 .310/.398/.473 的成績,外加十六支全壘打、六十三支長打和七十七次保送。
2004 A 50 .400 .474 .560 1 6 6 3
A 107 .336 .417 .523 2 13 13 4
2005 AA 256 .324 .409 .508 8 29 34 26
AAA 204 .255 .356 .382 5 15 24 17
10 Lowest Speed Scores, 2005 (100+AB) 10 Lowest Speed Scores, 2005 (350+ AB)2005 年裡,金鶯隊的 Geronimo Gil 和洛磯隊的 Todd Greene 大幅度的領先所有的對手,不過他們兩個都是後補球員,上場次數不多。和料想的一樣,這張表上大部份都是捕手或是當過捕手的選手,穿插幾個一壘手和指定打擊。Sammy Sosa 是這張表中唯一的外野手。
1 Geronimo Gil, BAL 0.3 1 Toby Hall, TB 1.4
2 Todd Greene, COL 0.3 2 Scott Hatteberg, OAK 1.4
3 Mike Jacobs, NYM 1.1 3 David Bell, PHI 1.7
4 Matt Treanor, FLA 1.3 4 Jason Phillips, NYM 1.7
5 Toby Hall, TB 1.4 5 Johnny Estrada, ATL 1.7
6 Gary Bennett, WAS 1.4 6 Jason LaRue, CIN 1.7
7 Mike Redmond, MIN 1.4 7 Daryle Ward, PIT 1.8
8 Scott Hatteberg, OAK 1.4 8 Adam LaRoche, ATL 1.9
9 John Olerud, BOS 1.4 9 Sammy Sosa, BAL 2.0
10 Henry Blanco, CHI 1.4 10 Bengie Molina, ANA 2.0
Lowest Scores for "Speed", 2005 Scouting Report只以一年來看的話,速度分數很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擾,特別是打擊順序、教練喜好和球場因素,當然,還有取樣數目。為了要找到誰才是真正最慢的球員,我相信用生涯數據來檢視他們的速度是比較合理的。在這邊我們沒有查所有的球員,只有在 2005 年表現特別慢的那些人,再扣掉生涯打數不到一千個的(Gil 除外)。
Player "Speed" 2005 Speed Score
1 Matthew LeCroy, MIN 6 1.5
2 Charles Johnson, COL 6 (Not In Study)
3 Matt Stairs, KC 9 3.3
4 Jason Phillips, NYM 10 1.7
5 Bengie Molina, ANA 11 2.0
6 Phil Nevin, SD 11 4.3
7 Sean Casey, CIN 12 2.5
8 Daryle Ward, PIT 12 1.9
9 Paul Konerko, CWS 12 3.0
10 Todd Greene, COL 12 0.3
Lowest Career Speed Scores (Active) Lowest Career Speed Scores (Non-Catchers)是的,我找到的十個最慢的選手都是捕手。
1 Johnny Estrada 1.4 1 John Olerud 2.5
2 Jason Phillips 1.5 2 Scott Hatteberg 2.6
3 Geronimo Gil 1.9 3 Daryle Ward 2.6
4 Bengie Molina 2.0 4 Tony Clark 2.6
5 Mike Redmond 2.1 5 Paul Konerko 2.7
6 Damian Miller 2.1 6 Aramis Ramirez 2.7
7 Matthew LeCroy 2.1 7 Olmedo Saenz 3.0
8 Charles Johnson 2.1 8 Kevin Millar 3.3
9 Toby Hall 2.2 9 Doug Mientkiewicz 3.3
10 Victor Martinez 2.3 10 Frank Thomas 3.3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白襪隊對 Brian Anderson 寄予很高的信心,把他當成是球隊未來中外野手的解答。他們不但在贏得世界大賽冠軍之後幾個月就把中外野手 Aaron Rowand 交易到費城換來 Jim Thome,他們還把中外野的新秀 Chris Young 送到響尾蛇隊換來 Javier Vazquez。這兩個交易大幅改變了球隊的面貌,不過也同時開啟了 Anderson 在球隊現在和未來的位置。我不太確定白襪隊是不是送走了正確的中外野新秀,但是讓 Anderson 有位置可以表現是件好事。
2003 R 49 .388 .492 .592 2 5 9 10
2004 A 254 .319 .394 .531 8 34 29 44
AA 185 .270 .346 .416 4 16 19 30
2005 AAA 448 .295 .360 .469 16 43 44 115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曾被認為是波士頓在 Nomar Garciaparra 離開之後的下一個遊擊手人選,不過 Hanley Ramirez 在上個球季時,在球團的長期計劃裡已經被 Dustin Pedroia 超越了。紅襪隊把他送到馬林魚隊以換取 Josh Beckett。雖然他可能還沒完全準備好,不過 Ramirez 可能沒辦法在小聯盟再待個一、兩年,而必須在明年就成為馬林魚隊的正職遊擊手。目前二十二歲的他才剛在 2A 打了一個不怎麼理想的球季,還不算是準備好要上大聯盟的階段,可以想見的是他應該會和馬林魚隊一樣,整年都在球場上掙扎奮鬥。
2003 A 422 .275 .327 .403 8 35 32 73
2004 A 239 .310 .364 .389 1 13 17 39
AA 129 .310 .360 .512 5 14 10 26
2005 AA 465 .271 .335 .385 6 34 39 62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在 2001 年時以十六歲的年齡在多明尼加和小熊隊簽約,Felix Pie 一直不斷的進步,他目前的新秀排名是基於他的表現和他的天份。他從原本的短程安打選手進步到現在已經是一名具有長打威脅力的打者了,同時間還讓他的打擊率持續進步,同時在中外野的防守評價也一直都很好。他在 2003 年打 Low-A 時 IsoP 只有很不起眼的 .103,但是他在隔年打 High-A 的時候就打出了 IsoP .144 的成績,然後在去年,他以 19 歲之齡打 2A 交出了 IsoP .250 的表現。而另一方面,雖然他的所有技巧都不斷進步,他的選球能力還是很糟,大概一個禮拜只會被保送一次,而他的三振四壞比從原來的 2.4 一路惡化到 3.3。
2003 A 505 .285 .345 .388 4 35 41 98
2004 A 431 .297 .358 .441 8 36 39 116
2005 AA 240 .304 .349 .554 11 33 16 53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Jon Papelbon 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新秀,而他在去年最後也上了紅襪隊投了令人欣賞的 34 局,一開始從先發投手的角色出發,後來擔任後援,都投出很具有宰制力的表現。他的小聯盟成績看起來是很不錯,而他在大聯盟的初登板表現也相當漂亮,不過他還是有一些令人擔心的地方。首先而且最重要的,就是紅襪隊打算怎麼使用他。Papelbon 在小聯盟擔任先發投手時的確表現不錯,但是之前他在大學時代擔任的是後援投手的工作,而且看起來擔任 setup man 的話表現應該會很出色。但是,如果移到牛棚,就長期來說會降低他的價值。
2003 A 13 6 32.2 6.34 43 2 36 9
2004 A 24 24 129.2 2.64 97 6 153 43
2005 AA 14 14 87.0 2.48 59 9 83 23
AAA 7 4 27.2 2.93 21 2 27 3
MLB 17 3 34.0 2.65 33 4 34 17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在 2003 年第七個被選中的 Nick Markakis 在大學時期投打兼修,而且表現都很好。金鶯隊很聰明的決定他的未來應該在於他的球棒,而 Markakis 也的確在小聯盟的四站都打出不錯的成績,在職業聯盟的 279 場比賽裡,打出 .301/.380/.471 的成績。除了數字之外,Markakis 的發展中最令人高興的部份應該是他在這段時間裡還慢慢增加他的長打力。下面我們用 IsoP、每五百個打數擊出的全壘打數和長打數來觀察他的長打力發展:
2003 A 205 .283 .372 .395 1 18 30 33
2004 A 355 .299 .371 .470 11 36 42 66
2005 A 350 .300 .379 .480 12 38 43 65
AA 124 .339 .420 .573 3 21 18 30
YEAR HR XBH IsoP這些數字更讓人喜愛的部份是他是在金鶯隊的球團中往上升的同時一邊交出這樣的成績。Markakis 可能不會成為真正的長打者,但是他現在看起來應該會變成 .300/.375/.475 這樣的打者。如果他能多一些速度和防守的能力,再加上因為他才二十三歲而可能會再發展出的長打力,他有可能會是棒球裡最受到低估的外野新秀之一。
2003 2 44 .112
2004 15 51 .171
2005 16 62 .194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找出該怎麼處理像是 Ryan Garko 這樣的球員正是把新秀用數字排名出來的困難所在,但同樣的這也是有趣的地方。新秀們有著不同的身材體型,因此要直接比較兩個不同的球員就已經很難了,更別提要從十來名非常好的新秀中找出一個球員佔走前五十名列表的最後一個更是難到不可思議。以 Garko 來說,有人會說他已經是大聯盟等級的選手:二十五歲、而且在小聯盟每個階段都打出漂亮的成績,包括去年在 3A 打出 .303/.384/.498 的表現。但是要和比較年輕而未經琢磨的球員比長遠的潛力就有點難了。
2003 A 165 .273 .337 .406 4 13 12 19
2004 A 238 .328 .425 .609 16 34 26 34
AA 172 .331 .397 .523 6 21 14 28
2005 AAA 452 .303 .384 .498 19 47 44 92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我很喜歡年輕而且上壘技巧高、防守工夫出色的捕手,而 Russell Martin 正是符合這樣條件的球員。在 2003 年第十七輪被選入,他在小聯盟的 369 場比賽裡有 .391 的上壘率,而且大家都認為他在本壘板後方的表現相當出色。他上個球季在 AA 打出 .430 的上壘率,在 Southen League 排名第二,只輸給 Jeremy Hermida 的 .457,而且他還偷偷的盜了十五次壘,所以得到了「以捕手來說跑壘算很厲害」的封號。
2003 R 188 .271 .368 .436 6 19 26 26
A 98 .286 .343 .439 3 8 9 11
2004 A 416 .250 .366 .421 15 40 71 54
2005 AA 409 .311 .430 .423 9 27 78 69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如果我們把新秀分門別類的話,Mike Jacobs 會和 Garko 排在同一組。就一個新秀來說,他的年紀有點大,而且防守能力不太出眾,不過有能力在攻擊上打出不錯的成績,而且已經準備好上大聯盟了。他們兩個以前也都是捕手,不過Jacobs 在捕手的位置上還沒有被完全放棄。和 Garko 不同的是,Jacobs 已經在大聯盟掀起一陣水花了,他去年為大都會隊出賽了三十場比賽,打出三成一零和十一支全壘打的成績,長打率 .710。之後他成為 Carlos Delgado 交易案裡的一部份,被送到馬林魚隊,所以 Jacobs 將會在重建中的馬林魚隊裡得到很多規律出賽的時間。
2003 AA 407 .329 .376 .548 17 54 28 87
2004 AAA 96 .177 .245 .271 2 5 9 30
2005 AA 433 .321 .376 .589 25 64 35 94
MLB 100 .310 .375 .710 11 18 10 22
YEAR LVL G GS IP ERA H HR SO BB雖然他的成績看起來有最頂級新秀的水準,Chuck James 有幾個數據看起來讓人有點擔心。一方面他是一個體型嬌小的左投,而且快速球球速不怎麼樣,他同時還是一個極端的飛球投手。這樣的組合很糟,尤其是在小聯盟裡的高飛球往往到了大聯盟就變成是二壘安打或是全壘打。不過有的時候,或許我們就是得看他的表現,而不是他怎麼達成這樣的表現。他在小聯盟的成績不只是不錯而已,而是非常棒。下面是他 2005 年在小聯盟的總成績:
2003 R 11 11 50.1 1.25 26 1 68 19
2004 A 26 22 132.0 2.25 92 6 156 48
2005 A 7 7 41.2 1.08 20 1 59 8
AA 16 16 86.0 2.09 62 4 104 18
AAA 6 6 33.2 3.48 21 4 30 10
GS IP ERA SO BB AVG OBP SLG把這些數據和他前兩個職業球季的表現加起來,你會發現他的成績是 2.04 的自責分率、三振四壞比是 417 比 103,總局數 343.2 局。如果那還不夠看的話,他去年在季末時被勇士隊叫上大聯盟投了 5.2 局,防禦率 1.59。缺乏頂級的球威和高到離譜的飛球比率是讓他的新秀排名與數據相比顯得不好的原因,不過他還是滿值得注意的球員。雖然快速球不怎麼出色,他還是能交出一局平均三振一名打者的成績,而且雖然他讓打者打了一堆高飛球,目前他在職業比賽的 349.1 局裡也只被擊出 16 支全壘打。
29 161.1 2.12 193 36 .179 .231 .277
YEAR LVL AB AVG OBP SLG HR XBH BB SO在 2003 年第十七輪被選入的 Ian Kinsler 因為 2004 年在 1A 的 59 場比賽裡打出 .402 的打擊率而聲名大噪。他在那個球季被升到 2A 以後的 70 場比賽也交出 .291/.401/.465 的成績,然後去年在 3A 的 131 場比賽裡也有 .274/.348/.464 加上 23 支全壘打、總共 53 支長打的表現。原本是遊擊手,他去年開始轉任二壘手,有部份的原因是遊騎兵隊有 Michael Young 的關係,另一部份的原因據說是他的防守技巧對遊擊手來說顯得有點不足。遊騎兵隊把 Alfonso Soriano 交易到國民隊,清出了讓 Kinsler 升上來成為 Young 的搭擋的路線。
2003 A 188 .277 .352 .410 1 17 20 34
2004 A 224 .402 .465 .692 11 42 25 36
AA 277 .300 .400 .480 9 31 32 47
2005 AAA 530 .274 .348 .464 23 53 53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