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Ben Jacobs / The Hardball Times
7. New York Mets
和藍鳥隊一樣,大都會隊是另一支在冬天裡有顯著進步的球隊,但是他們花了怎樣的代價呢?大都會隊似乎是國聯東區(甚至是整個國聯)中最有天份的球隊,但是他們整個農場系統都已經枯竭,而整支球隊則是偏老、偏貴而且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容易受傷。
只要保持健康,Billy Wagner 一定能給大都會隊帶來不少幫助。但是給後援投手一紙長達四年金額高達四千三百萬的合約只能說是荒唐,特別是一個年紀已經三十四歲而且過去六年裡有兩年都因為受傷而長時間沒辦法上場。除了用兩年兩百二十萬的合約簽下 Julio Franco 之外,Wagner 是大都會隊今年在自由市場裡唯一的成果,他們其他的球員都是從交易中得到的。
他們和馬林魚隊交易,送出了五個球員(Yusmeiro Petit、Mike Jacobs、Grant Psomas、Gaby Hernandez 和 Dante Brinkley)以及一筆現金換來了 Carlos Delgado 和 Paul Lo Duca。Delgado 很明顯的是他們所需要的一壘大炮(他們去年在這個位置只有可憐的 .693 OPS)但是 Lo Duca 在 2001 年之後就一直不算是一個好的打擊者了,而且在他將滿三十四歲的現在,他也不像是還能再有什麼進步的樣子。
所以,在 Delgado 讓大都會隊在一壘這個守備位置上得到巨大的打擊火力的同時,Lo Duca 可能會讓大都會在他的位置上得到比去年還弱的火力(.758)。
雖然我覺得 Lo Duca 的交易最後結果會不太好,大都會隊的另一筆交易則是毫無疑問的糟糕。他們可能真的需要把 Mike Cameron 交易掉,他的交易價值可能也不那麼高,但是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只拿到 Xavier Nady。Nady 只不過是一個第四號外野手,而 Cameron 則是有實力拿下金手套的中外野手,而且還有不少火力。
大都會隊還做了兩筆扼殺自己先發投手深度的交易,把 Kris Benson 送到金鶯隊,換回來 Jorge Julio 和 John Maine。他們也把 Jae Seo(和 Tim Hamulack)送到道奇隊,換回 Duaner Sanchez 及 Steve Schmoll。這讓他們只有五個具有大聯盟經驗的先發投手(Pedro Martinez、Tom Glavine、Steve Trachsel、Victor Zambrano 和 Aaron Heilman)而他們當中有幾個要嘛就是老,不然就是容易受傷(不是就是又老又容易受傷)。
如果先發投手有人受傷的話(而且我想那是必然的),他們就必須仰賴 Maine 或是 Brian Bannister 或是其他神祕的先發投手來提供局數。而他們從交易中得到的後援投手(Julio 和 Sanchez)都不是什麼確定的好料。Julio 生涯數字顯然出極端不穩定的特性,而 Sanchez 只投過兩個完整的球季,在過去兩年裡交易還滿漂亮的 162 局,ERA 3.56 的成績。
6. Cleveland Indians
印地安人隊在這個冬天的動作讓他們成為一支有實力競爭進入季後賽的球隊,同時讓他們在未來的一、兩年內都有很好的機會。
讓我們先從先發投手開始,他們在自由球員市場上失掉了 Millwood 和 Scott Elarton,這兩個投手去年總共投了 373.2 局,總計自責分率為 3.71,那是非常漂亮的成績,不過也很不可能會再重演一次,因為 Millwood 足足比前一年的自責分率少掉了二。
印地安人隊找來了 Paul Byrd 和 Jason Johnson 來取代他們兩個,而這兩個投手去年總計投了 414.1 局,ERA 4.15。這顯然沒有 Millwood 和 Elarton 去年的表現好,但是今年卻有打平甚至超越的可能。
除了 Byrd/Johnson 可能會和 Millwood/Elarton 一樣好之外,他們的花費也遠較低。Byrd 的合約是兩年一千四百二十五萬,外加價值八百萬的選擇權,而Johnson 則是一年四百萬元。在此同時,Millwood 則是拿到了前述的怪物約。更別提印地安人隊在失掉 Millwood 和 Elarton 與簽下 Byrd 的過程中還賺到了一個選秀權。
印地安人隊的確在牛棚裡有些損失,少掉了 Bobby Howry、David Riske 和 Arthur Rhodes 而只得到了 Guillermo Mota。但是他們還是有著很堅強的牛棚,包括 Bob Wickman、Rafael Betancourt 和 Scott Sauerbeck,再加上幾個有實力的年輕人,像是 Kazuhito Tadano 及 Fernando Cabrera。
然後有筆大交易,他們把 Coco Crisp(加上 Riske 及 Josh Bard)送到波士頓,換回 Andy Marte(和 Mota 及 Kelly Shoppach)。失掉 Crisp 可能讓人心痛,因為他去年在攻守兩面都表現得很好,但是印地安人隊利用 Rhodes 換回 Jason Michaels 稍微減少了這樣的損失,Michaels 是個不錯的打者,至少能勝任部份的工作。
而換來的 Marte,使得印地安人隊得到了一個至少排在前十或是前十五名的新秀。在 Travis Hafner、Jhonny Peralta、Grady Sizemore 和 Victor Martinez 已經升上來的同時,Marte 讓印地安人隊有機會(應該確定是)在五個位置上有明星球員。如果有 Crisp 在隊上,印地安人隊在今年可能會比較強,但是現在他們也還是很不錯,而就長遠來看,有 Marte 的加入會讓他們在未來的幾年都有很好的前景(更別提他們用一千三百萬元的合約避過了 Peralta 的仲裁,外加在他第一年有機會進自由球員時還有七百萬元的選擇權)。
5. Chicago White Sox
我喜歡白襪隊在這個冬天的作法,他們不打算只玩安全的比賽,維持在他們奪下世界大賽的陣容然後希望連續兩年都得到好運。球團高層可能體認到雖然他們去年是支很好的球隊,他們還是有著很不錯的運氣才打進季後賽。
他們並不打算依賴那些好運道再度降臨,而決定抓住機會看看有沒有辦法讓自己變成更好的球隊,更不需要依靠運氣。基本上,這個冬天讓他們變成希望看到 Javier Vazquez 和 Jim Thome 能從前一年的差勁表現反彈,同時間也希望 Brian Anderson 已經準備好在中外野擔任全職球員。
Thome 去年打得真的很差,但是在那之前,他連續十年打出最有價值球員等級的成績。只要他保持健康並恢復到最佳狀態,他可以輕易的成為全隊最好的打者。為了要得到他,白襪隊放掉了 Gio Gonzalez、Dan Haigwood 和 Aaron Rowand(還得到一些現金)。
他們因為覺得 Anderson 已經準備好上大聯盟而放棄了 Rowand 這個具有絕佳防守能力的中外野手。Anderson 現在二十四歲,在 3A 打了幾乎整個球季,直到最後被叫到芝加哥為止,他的成績是 .295/.360/.469。如果他能打出和去年Rowand 的 .270/.329/.407 接近的表現,那麼白襪隊等於是用兩個不錯的左投新秀就換到 Jim Thome 回來。
Vazquez 可能是個更好的冒險,因為他去年在洋基隊就表現出來他將要從悲慘的 2004 年反彈回升的跡象,而他們只放掉了一個新秀(Young)加上一個不錯的中繼投手(Vizcaino)和一個不斷受傷的先發(Hernandez)就得到了他。Vazquez 讓白襪隊明年有五個先發投手可能投兩百局平均水準以上的局數,而且還有 Brandon McCarthy 隨時在旁待命。
除此之外,白襪隊給了 Paul Konerko 五年六千萬元的合約。那太多了,但是他們幾乎可以說是必須要留住他,因為他在這支打擊不怎麼出色的球隊裡是最佳的打者。他們也很合理的給了 Jon Garland 和 A.J Pierzynski 三年的合約,金額分別是兩千九百萬和一千五百萬,然後用 Damaso Marte 換回一個有用的工具人 Rob Mackowiak。
在這個冬天之後,白襪隊有可能打贏世界大賽,也有可能連季後賽都進不去。但無論如何,我都很喜歡他們努力悍衛冠軍頭銜的行為。
4. Boston Red Sox
紅襪隊有個很動盪不安的球季末時期,從一開始把 Johnny Damon 輸給洋基隊,到失去(後來又找回來)Theo Epstein,但是總合來說,他們在這段時間裡做得還是相當不錯。
他們第一個大動作是把四個新秀(Hanley Ramirez、Anibal Sanchez、Jesus Delgado 和 Harvey Garcia)交易到馬林魚隊,換回 Josh Beckett、Mike Lowell 和 Mota。這些新秀當中,Sanchez 可能是唯一有潛力成為明星的球員,雖然說 Ramirez 只要學會該怎麼運用自己的天份,還是有成為好球員的機會。
當然,Beckett 對紅襪隊的先發陣容來說是一大助益。Boston 去年只有一個投手局數超過 90 局而且防禦率在平均水準之上(Tim Wakefield,225.1 局,ERA+ 106)。Beckett 去年有 119 ERA+ 的成績,而且是連續第三年 ERA+ 都超過 108 的水準,而且他只有二十五歲。的確是有些受傷的隱憂,但是他絕對有潛力成為紅襪隊陣中最強的先發投手。
Lowell 和 Bill Mueller 相比可能是有點不足,但是他還是有可能可以表現得一樣出色,只要他能夠想起來他在 2002 年到 2004 年時是怎麼打球的。
再來,紅襪隊用 Doug Mirabelli 換來 Mark Loretta,他去年因為傷勢所困擾只打出 96 OPS+ 的成績,之前的兩年分別是 136 和 120。他應該有機會在二壘手的位置上為紅襪隊作出重大貢獻。
另一個大動作是由不少小動作所結合而成的。他們在自由球員市場上失掉了中外野手 Johnny Damon,用 Edgar Renteria 換回來 Andy Marte,把 Marte、Mota 和 Kelly Shoppach 送到印地安人隊換回來 Crisp、Riske 和 Bard,然後再簽下 Alex Gonzalez。
Crisp 應該能在攻擊面上成功的取代 Damon,因為他去年的 OPS+ 較高,而且還年輕了六歲。他以前在左外野時守備也很出色,所以在中外野的守備應該至少有平均水準。Gonzalez 的打擊不時麼樣,但是 Renteria 去年也是一把爛。Gonzalez 在防守上則比較出色,在 Dustin Pedroia 上來接替之前暫時頂著先應該不成問題。
除此之外,紅襪隊也和 Bronson Arroyo 簽下三年一千一百二十五萬的合約,找來 Rudy Seanez(一年兩百一十萬)和 Julian Tavarez(兩年六百七十萬)增強牛棚的深度。簽下 J.T Snow 來當 Kevin Youkilis 在一壘的替補,並且給了 Dustan Mohr 小聯盟約,他應該能和 Trot Nixon 在右外野組成很好的 platoon。
而且在可能補強球隊的過程中,他們沒有給哪個人瘋狂而長期的合約,紅襪隊在明年的選秀中多賺到了四個選秀權。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