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6, 2005

The Sophomore Slump

by Aaron Gleeman / The Hardball Times
April 13, 2005
這篇文章的主體原本是在 2004 年三月二十三日時所發表的,不過隨著 Bobby Crosby 因為肋骨骨折被放到傷兵名單裡,我想現在來重新檢視一下這篇文章也不錯。

在棒球的歷史中,一共有過 116 位「年度最佳新秀獎」得主。1947 和 1948 年各一名,然後從 1949 到 2004 年各兩名(其中有幾次平手)。這份從 Jackie Robinson 開始一直到去年的 Jason Bay 和 Bobby Crosby 才結束的名單很長,而且其中有許多名入選名人堂的選手,因此相當受人囑目。

有一件事情和菜鳥們,尤其是最佳新秀獎的得主們特別相關,那就是「二年生症候群」。有 2004 年美國聯盟最佳新秀獎的記者會上,Eric Hinske 談到這個話題:「只因為我有個不錯的菜鳥球季不表示我已經拿下勝利了。我希望能夠躲過二年生症候群。」

可惜的是,他並沒有躲過。在 2003 年時他因傷少打了大約 40 場比賽,而且他的打擊成績也直線下降。他 2002 年時拿下 22 場 Win Share,結果第二年只有 12 個,他的 OPS+ 也從 124 掉到 96。

情形很接近的是 2003 年的最佳新秀獎得主 Angel Berroa 和 Dontrelle Willis,他們的成績也都在第二年的時候下滑。Berroa 的 OPS+ 從 2003 年的 96 掉到去年的 83,而且他的成績一直未見好轉,皇家隊甚至在球季中的時候把他調到 2A 打了兩個禮拜。Willis 在 2003 年時的防禦率是 3.30,去年則是像吹氣球一樣漲到了 4.02,而且他的三振率和三振四壞比也都大幅下滑。他們兩個在第二年球季都拿到 10 個 Win Shares,但是他們第一年則分別拿下 16 和 14 個 Win Shares。

發生在 Hinske、Berroa 和 Willis 身上的事是很普偏的嗎?這個「二年生症候群」是不是真的存在呢?為了要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我整理了棒球歷史中每一個最佳新秀獎得主的資料,而我發現結論還滿有趣的。在看實際的數據之前,我試著先決定我的結論,我想了幾個,然後決定 .... 嗯,其實我也不太確定。

從某一方面來看,你可能會覺得年度新秀獎的得主第二年成績下滑有幾個原因。首先,他以菜鳥的身份打出一個很不錯的球季,這讓他有很大的退步空間。第二,能贏下這個獎項的球員通常都保持了一整年的健康狀況,這又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退步空間。我想從這個角度來看,退步是一個機械化的過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部份年度新秀獎的得主都非常年輕,通常這表示我們會期待這名球員繼續進步,而不是退步。也就是說,如果你觀察一名三十歲、表現優異而且健康的球員,大概你也不會期待他第二年會忽然進步很多。可是你可能會也不會期待一個有著同樣表現的二十三歲的球員會有同樣程度的退步,對吧?我不太確定,所以讓數字來告訴我們真相是什麼。

首先,先來看看關於這 116 名年度新秀獎得主的一些資訊

根據 Win Shares 的排名,第一名是 1964 年的 Dick Allen。當年 22 歲的他為費城人隊全勤出賽了 162 場比賽,打擊成績是 .318/.382/.557,29 支全壘打,38 支二壘安打和 13 支三壘打,拿下 91 分打點,得了 125 分。他在國聯的打擊率排第五名,上壘率第七名,長打率則是第三。Allen 在得分數、總壘數、三壘安打數和長打數上都是第一,而且在最有價值球員投票中贏得第七。經過計算,他的菜鳥球季價值 41 Win Shares,比 Albert Pujols 去年所拿下的 Win Shares 還多了 1。

最糟糕的新秀獎得主則有兩人並列,分別是 1962 年的 Ken Hubbs 和 1979 年的 John Castino。Hubbs 在為小熊隊出賽的 160 場比賽裡拿下 .260/.299/.346 的成績,OPS+ 是 70(為了方便比較,Rey Sanchez 生涯 OPS+ 是 69)。Castino 當年則是在雙城隊出賽了 148 場比賽,打擊成績是 .285/.331/.397,OPS+ 還不錯,有 93。他們兩個都在菜鳥球季裡拿下 9 場 Win Shares。

在全部的 116 名得主中,有 87 名是打者,29 個是投手。從數字來看,投手獲選的機會偏低,只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然而,在近幾年來投手贏得這個獎項的機會有點爬升。從 1995 年開始,有六個投手贏過這個獎項,打者則是 14 個。平均每個年度新人獎得主菜鳥球季的 Win Shares 是 19,所以去年的兩名得主都是低於平均的:Bay 有 18 個 Win Shares,而 Crosby 有 13 個。

好,我們現在對於 116 名新秀獎的得主有比較多的認識了,那就再來看看他們在第二年的表現如何。因為 Bay 和 Crosby 的第二年球季才剛開始,我們先把他們排除在外。剩下 114 個球員需要討論。我們用 Win Shares 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表現是這樣:

*有 73 個球員在第二年的時候成績下滑(64.0%)
*有 37 個球員在第二年的時候成績進步(32.5%)
*有四名球員成績維持平盤(3.5%)

下表是進步最多的幾個球員:
                     ROY     YR1     YR2     ±
Dwight Gooden 1984 18 33 +15
Cal Ripken Jr. 1982 23 35 +12
John Castino 1979 9 18 +9
Bill Virdon 1955 14 21 +7
Eddie Murray 1977 21 28 +7
Raul Mondesi 1994 15 22 +7
Herb Score 1955 19 26 +6
Tony Oliva 1964 27 33 +6
Darryl Strawberry 1983 18 24 +6
Jeff Bagwell 1991 23 29 +6
Dwight Gooden 新秀年的成績是所有投手中的第 14 名,第二年他的 Win Shares 還進步了將近一倍。他在 1984 年的成績是 17 勝 9 敗,防禦率 2.60,共投了 218 局,結果第二年的成績更加驚人,拿下 24 勝 4 敗,防禦率 1.53 而且在 276.2 局的投球裡投出 268 次三振,拿下 1985 年國聯賽揚獎。

和 Gooden 一樣,Cal Ripken Jr 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菜鳥,然後在第二年的時候更是出類拔萃。他在新秀年打出 .264/.317/.475、28 支全壘打、32 支二壘安打、93 分打點和 90 分的得分以後,他在第二年拿下美國聯盟的最有價值球員,成績是 .318/.371/.517,27 支全壘打,47 支二壘安打,102 分打點和得分 121 分。我們的老朋友 Castino,第一年也許不怎麼樣,但是第二年則是進步了整整一倍,成績是 .302/.336/.430,13 支全壘打和 103 的 OPS+。

總合來說,只有兩名年度新秀獎的得主在第二年進步超過十個 Win Shares,這和另一邊的狀況有著絕大的不同:
                     ROY     YR1     YR2     ±
Mark Fidrych 1976 27 7 -20
Carl Morton 1970 21 4 -17
Walt Dropo 1950 21 5 -16
Joe Black 1952 20 4 -16
Carlton Fisk 1972 33 17 -16
Rick Sutcliffe 1979 16 0 -16
Willie Mays 1951 19 5 -14
Stan Bahnsen 1968 23 9 -14
Joe Charboneau 1980 15 1 -14
Kerry Wood 1998 14 0 -14
而這還只是前十名。就全部來說,一共有 26 名年度新秀獎的得主在第二年掉了超過 10 Win Shares,而 Mark Fidrych 則是排名第一。

這名古怪的右投手是所有拿下年度新秀獎的投手中拿下最多 Win Shares 的,在 1976 年時他共拿下了 27 Win Shares。他在為老虎隊所投的 250.1 局,拿下 19 勝 9 敗,防禦率 2.34 的成績,措號「The Bird」的他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球員之一。年僅 21 歲的他在美聯賽揚獎的投票裡名列第二,在防禦率上排名第一,並且在全明星賽中先發。然後,在 1977 年的三月,Fidrych 在外野傷到了他的膝蓋。他後來回到場上,在 81 局的投球裡拿下 6 勝 4 敗的成績,防禦率 2.89,結束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二年,整整少了 20 Win Shares。他後來手臂受了很嚴重的傷,之後只在大聯盟裡拿下四場勝利

和 Fidrych 很像,Kery Wood 在 21 歲的時候為棒球帶來一股旋風,拿下十三勝六敗和 3.40 的防禦率,再加上驚人的平均每九局三振 12.6 人的成績。在他第五次的先發裡,Wood 追平了 Roger Clemens 所創下的單場三振記錄,三振對手太空人隊 20 名的打者,而且只被擊出一支安打。也和 Fidrych 一樣,他第二個職業球季也因為受傷的關係而受到重大的打擊。在 1998 年以新秀之姿拿下 18 Win Shares 之後,他在 1999 年去動了 Tommy John 手術因此整季沒有上場。

Rick Sutcliffe 掉得更慘,他從新秀年的 16 Win Shares 掉到第二年的零。不過和 Wood 不一樣的是,他是有上場投球的,而且投得不少(有些道奇的球迷甚至會覺得實在是投得太多了),他在第二年上場投了 110 局,成績是三勝九敗和 5.56 的防禦率。

除了看數字實際的變化之外,另一個角度是看他們的比例變化,下面是進步最
多的前十名:
                     ROY     YR1     YR2        ±
John Castino 1979 9 18 +100.0
Dwight Gooden 1984 18 33 +83.3
Cal Ripken Jr. 1982 23 35 +52.2
Bill Virdon 1955 14 21 +50.0
Raul Mondesi 1994 15 22 +46.7
Bob Horner 1978 14 19 +35.7
Eddie Murray 1977 21 28 +33.3
Darryl Strawberry 1983 18 24 +33.3
Ken Hubbs 1962 9 12 +33.3
Herb Score 1955 19 26 +31.6
和猜想得一樣,Castino 又出現了,因為他成長了整整一倍。

退步最多的是這些人:
                     ROY     YR1     YR2        ±
Rick Sutcliffe 1979 16 0 -100.0
Kerry Wood 1998 14 0 -100.0
Bob Hamelin 1994 12 0 -100.0
Joe Charboneau 1980 15 1 -93.3
Albie Pearson 1958 15 2 -86.7
Sandy Alomar Jr. 1990 15 2 -86.7
Carl Morton 1970 21 4 -81.0
Joe Black 1952 20 4 -80.0
Al Bumbry 1973 17 4 -76.5
Walt Dropo 1950 21 5 -76.2
你可以看到,除了 Sutcliffe 和 Wood 之外,又多了一個 Bob Hamelin 在第二年時拿到零個 Win Shares。Hamelin 在 1994 年以 .282/.388/.599,在為皇家出賽的 101 場比賽裡擊出 24 支全壘打、25 支二壘安打,拿下美聯最佳新秀獎。他在美聯的長打率及 OPS 上都排名第五,全壘打數排名第九,OPS+ 則是第六。Hamelin 在第二年則掉到 .168/.278/.312,僅出賽 72 場比賽。

總合來說,第二年退步的比例非常高,有百分之六十四的年度最佳新秀在第二年時是退步的,只有百分之三十二點五是進步。而在退步的 73 個球員當中,有 54 個的 Win Shares 下滑至少 25%,有 23 個下滑了 50% 或是更多,而甚至有 10 個人是下滑了 75% 以上。而另一邊則是只有 11 個球員 Win Shares 進步超過 25%,也只有四個球員進步超過 50%。只有 Castino 和 Gooden 兩個
進步的幅度超過 75%(其中一個還是因為新人年打得不怎麼樣)。
         Decline     Improve

>>75% 10 2
>>50% 23 4
>>25% 54 11
>>10% 66 26
從整體來看,最佳新秀獎的得主在第二年會從前一年的 19 Win Shares 掉到 16 Win Shares,下降幅度是 20%。就分類來看,打者下滑的幅度比投手小很多,從 20 Win Shares 掉到第二年的 17,15% 的跌幅。投手則是平均下跌了 33%,會從新人年的 18 Win Shares 掉到第二年的 12。

「二年生症候群」是很常聽見的老話,而且背後看起來有很多遠比名子所暗示的來得更複雜的因素。在此同時,看起來這也是個事實,因為大部份的年度新秀獎得主都在第二年時衰退。Crosby 的骨折可能會讓 Bay 必須要在今年獨力扭轉這個趨勢。他在開季的七場比賽打得還不錯,成績是 .300/.344/.333,而他必須要打出 19 Win Shares 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