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7, 2005

A Tale of Two Leagues (Part One: 1901-1955)

by Steve Treder / The Hardball Times
April 12, 2004

美國聯盟在 1900 年開始運作,但是那時候還算不上是「大聯盟」。從隔年開始,它才被認為是「大聯盟」,或是說與國家聯盟處於同樣的地位。

從那之後開始,兩聯盟的體制就一直持續到現在。(只有在 1914 與 1915 年時因為 Federal League 的出現,所以算是例外)而且,兩個聯盟一直都是處在平等地位,而使用相同的品牌。不過如果要講詳細一點,其實這個概念不算完全正確。

事實上,這兩個聯盟,雖然大致上在數十年間都代表了同樣的比賽型態和品質,他們一直都有著一些些的不同。以下,我們將會研究美聯和國聯在這個世紀的互相陪伴之下有哪些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地方。

1901-1919: A Great Start for the Junior Circuit
在共存的前二十年中,這兩個聯盟有著相當類似比賽型態。得分的差異在這兩個聯盟裡總是在一成以下,而且並沒有哪個聯盟總是佔有優勢。

打擊率上,兩個聯盟也沒有明顯的差異。國家聯盟總是有著多一點的全壘打,很有可能是因為費城的 Baker Bowl 的影響,但是在那個年代裡,全壘打實在是太罕見了,以致於國聯在這方面的優勢並沒有在得分上造成什麼影響,特別是美聯從 1910 年開始,逐漸在保送率上領先美聯。盜壘數上,兩個聯盟都不斷的創下歷史新高,而雖然美聯一直都稍微多了一些,那差距也算不上是什麼戲劇化的差距,通常在兩個聯盟間總是只差幾個百分點。

不過,雖然兩個聯盟的比賽型態幾乎是一樣的,他們還是在進場人數上一直有著不同。新成立的美國聯盟大部份的時候吸引了比較多的人數。國聯的觀眾人數在 1901 和 1903 兩年是贏過美聯,但從此之後就都是美聯的天下了。

美聯的觀眾人數並不總是多很多,大概都比國聯多個 10 到 15 個百分點。(不過在 Federal League 成立的那一年,國聯的觀眾人數曾經狂跌)但是最後三年,也就是 1917 到 1919 年,美聯的觀眾人數則都超過了國聯的兩成以上,分別是 22%、24% 和 27%。

探討這個現象的成因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兩個聯盟都分享了主要的城市市場,也就是紐約、費城、波士頓、聖路易;事實上國聯在紐約市有兩支球隊。系統化的市場導向分析並不能解釋成因。更有可能的是品質決定了勝負:美聯在那幾年的比賽水準也許比國聯來得高。

考慮一下那個時代裡幾個非常傑出,名人堂裡第一級的幾個球員:Honus WagnerChristy MathewsonGrover Cleveland Alexander 是在國聯。但是美聯則有 Cy YoungNap LajoieTy CobbWalter JohnsonTris SpeakerEddie CollinsJoe Jackson。用計算超級明星的數目來比較兩個聯盟的比賽品質是非常不科學的方法,但是至少目前看起來那個年代裡最棒的球員大部份都在美國聯盟,再考量美聯在觀眾人數上幾乎壓倒性的優勢, 可以合理的推測當時的球迷比較偏好美聯比賽的原因是美聯的水準較高。(最後兩句感謝 buffalobills@PTT 的說明)

喔,沒錯,美國聯盟在這個一時期快要結束時加入了另一個年輕的明星,一個左撇子投手。這個小子也還滿能打的。他在 1915 到 1919 年時已經是個超級明星了,他將會在 1920 年時來到紐約,同時以旋風般的速度領導整個運動,把這個運動的比賽方法帶領到一個新的境界。

1920-30: Balance in the Jazz Age
木塞核心的「活球」在 1911 年就引入了大聯盟。在那之後,兩個聯盟的打擊和得分都大幅的提升。不過投手很快就學會到該怎麼完美地用這種較輕的球,甚至更進一步的去破壞它的表面,或是讓它不平滑:唾液球、煙草球、咖啡球、泥土球等等;棒球的表面和形狀受到了很大的改變,讓它在被投出去的時候更容易彎曲和不容易被擊中。兩個聯盟的得分在 1912 年以後又再度的下降,而且之後就一直保持在 1911 年時的水準。

到了 1920 年,兩個聯盟都採用了新的規則:投手不可以用任何的方法破壞球的表面(不過有老爺爺條款:幾個一直都投唾液球的投手被允許繼續使用)。為了強力執行這個規則,在比賽中球變形的時候,將會強制更換新的球。

一開始這個規則的主要目地是要使球保持乾淨,把爛泥巴和什麼有的沒的都清掉,但是所造成的衝擊是沒人預料到的,而且相當得大。因為比賽中都使用全新、乾淨、白色的球,打者彷彿進入了天堂。

當然,Babe Ruth 一馬當先。但是雖然他的衝擊特別大,他並不是在那個年代裡唯一一個馬上得利的打擊者。打擊和得分在 1920、1921 和 1922 年時用前所未見的速度向上飆升。

這個影響對兩個聯盟來說都一樣,在環境達成穩定之後,從 1922 到 1930 年之間,沒有一個聯盟曾經在得分上超過對方一成以上。在這段時間裡,兩個聯盟的打擊率、三振率和盜壘都非常接近。相異之處跟以前一樣:國聯有著比較多的全壘打,而美聯則比較多人靠四壞球上壘,不過差距比以前小了一些,而且到了 1920 年代結束的時候,四壞球的差異已經消失了。

再看到入場人數,1920 到 1930 年代也是一個非常平衡的年代。雖然擁有了 Babe Ruth,但是美聯在觀眾人數上的優勢在 1920 年代時卻消失了。到了 1926 年時,兩個聯盟的入場人數幾乎完全一樣,而且 1927 到 1930 年,國聯的觀眾人數更是以 5% 到 15% 的差距超越了美聯,是二十世紀以來的第一次。

為什麼觀眾的喜好改變了?用之前算超級明星人頭的方法來看,結果應該是差不多的:除了有點年紀的 Johnson、Cobb 和 Speaker 之外,還有 Ruth、George SislerHarry HeilmannLou GehrigAl Simmons 和剛加入美國聯盟的 Lefty Grove。國聯這邊則有老牌明星 Alexander,加上 Roger HornsbyFrankie FrischDazzy VancePaul WanerHack WilsonPie TraynorMel Ott。也許美聯曾經擁有的天才優勢在 1920 年代時已經消失了。

1931-42: Keep Your Eye On the Ball
1920 年代的特徵是越來越高的得分,而 1930 年時達到了高峰,兩個聯盟都到破記錄的程度。突然從 1931 年開始,事情都不一樣了,不過只發生在國家聯盟而已。

美國聯盟這邊,在整個 1930 年代,得分還是很高,持續的超過 1920 年代的水準。在 1936 年時,美聯創造了當時史上得分最高的球季。即使到了現在,常常人們還是把 1930 年代當做是高得分的年代,而那對美國聯盟來說,的確是這麼一回事沒錯。

但是 1930 年代的國家聯盟就完全不一樣了。在 1931 年時,國聯的平均每場得分下降了 1.2 分,是大聯盟史上最大的單季衰退記錄,把國聯的得分能力拉低到 1920 年代之後最低的地步。在 1931 年到 1942 年,每一個球季美聯的得分都超過國聯,而且差距從沒在 8% 以下,而且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 26%。在歷史上兩聯盟得分差距最高的十五個球季裡,有八個出現在這段時間裡:
YEAR     DIFF     RANK
1933 26% 1st
1938 22% 3rd
1936 20% 4th
1939 17% 6th
1937 16% 8th
1931 15% 11th
1932 14% 13th
1940 13% 14th
原因呢?為什麼兩個聯盟會忽然從 1930 年時得分能力還差不多,第二年就有著如此大而且持續到 1942 年的變化?國聯並沒有忽然採用了新的、對投手有利的球場,而兩個聯盟也都沒有在 1931 年大幅變動什麼遊戲規則。那些強力的打者並沒有忽然都被從國聯交易到美聯來換強力的投手。

我想這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球。兩個聯盟當時分別採用他們自己認證和授權的棒球品牌;那時候並沒有一個單一標準的「大聯盟專用」球。下面是一個我想絕不可能被推翻的證據: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國家聯盟在那段時間裡用的球和美國聯盟的相比,彈力差了很多。

就我所知,兩個聯盟從來沒有清楚的說明這一點,雖然我已經看過了許多很清楚的參考文獻,也聽過許多謠言。我手邊最接近的資料是 John B. Foster 在 1934 年於 Spalding Official Base Ball Guide 所寫的 Editorial Comment:(1933 年,國聯的得分是史上最低的一次,而且兩個聯盟的得分差距則是到目前為止最高的一年)(看不太懂他在寫什麼,所以留原文)
...under the platform of separate balls for the two big leagues, made in such a manner as to create heavier batting for one as opposed to the other, there was no question about the batting. It was then attributed to the slightly different method employ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the ball, which was sensible enough, since the National League openly avowed that its ball was slightly slower than that used by the American League, and consequently its batters could not be expected to do quite as much execution with i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all used by the National League and that which was in use in the American League was in the manner of sewing and in the cover, which was slightly heavier in the National League...

Now all this has been abolished and done away with. The ball that will be used in the American League will be of the same construction as that employed by the National League, and the players of one organization will not have the slightest advantage over those of the other.

我想這位證據裡的推測真的發生的是國聯同意讓 1933 變成一個特別的「死球年代」,但是兩個聯盟一直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才不得不採用同一個標準化的棒球規格,這段故事我們很快就會講到。

不過在描述這段時間的球員時,我們永遠不該忘記這段歷史。我們常常會認為那段時間裡最好的打者都在美聯(Gehrig、FoxxGreenberg 等人)而覺得國聯的頂級打者(Ott、KleinMedwick 等人)沒什麼了不起的。也許最好的打者是在美聯沒錯,但是要確定這件事,應該要針對得分環境的不同做一些調整和計算才行。

觀察這段時間的觀眾人數也能得到一些很有趣的結論:雖然美聯有著特別多的得分和打擊,它們並沒有吸引特別多的觀眾。兩個聯盟間的觀眾人數基本上是一樣的:在十二個球季裡,美聯有六次人數較多,國聯也是六次。這大概可以推論出雖然兩個聯盟的比賽型態有些差異,但是兩種比賽型態都不算是壓倒性的得到觀眾愛好。從這點來看,觀眾也不認為其中一種就代表比較高品質的比賽。

因此,這段時間是歷史上最有趣的一段時間:兩個聯盟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比賽型態,但是對觀眾來說價值是差不多的。

1943-1955: Sowing the Seeds of Change
在 1943 年,國聯的得分數從 1930 年之後首度追上了美聯。原因並不是國聯增強了他們的長打力,而是因為美聯變成了跟國聯一樣的低比分型態。這個現象的成因,再一次很清楚得從棒球本身尋找。

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物資缺乏在 1943 年達到了高峰,而兩個聯盟都被迫採用較劣質的材料來製造棒球。雖然試過了幾種不同的方式,這種被開玩笑的稱為「balata ball」的球,彈性還是比以前差;兩個聯盟全壘打和得分的數量同步重挫,掉到了前所未見的低。無論他們喜不喜歡,他們在戰時都被迫使用這種球。

從 1946 年開始,這個限制不見了。雖然又多花了一到兩年,得分數才反彈到戰前的水準,但很顯然的 balata ball 已經沒人在用了:全壘打數在 1946 年開始上升,而且是長期的趨勢。不過比較令人震驚的是 1940 年代末期上升的角度開始加大,而且是兩個聯盟都如此。

美聯和國聯在 1931 到 1942 年時的明顯差異並沒有重新出現;從 1946 年開始到 1955 年的十個球季,美聯得分數超過國聯五次,國聯則超過美聯四次,還有一年則是平手。而且這十年之間沒有一個聯盟曾經得分超過對方多過一成的。

唯一的結論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終於 John B. Forster 在 1934 年的預言成真了:「國聯最後將採用跟美聯一樣的球。」

雖然得分水準上很接近,但是在這十年裡,兩個聯盟間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差異。國聯奪回了在 1930 年代末期之前在全壘打數上的領先,美聯則持續在四壞球的比例上超過對方,不過差距不像 1930 年代那樣大。國聯總合來說有著比較多的盜壘,不過也比不上美聯在 30 年代到 40 年代初期時所有過的領先差距。

當然,兩個聯盟在那段時間裡,最大的差距是出現在對於不同種族的球員融合的速度。那不只是指 Jackie Robinson 出現在國聯的時間比 Larry Doby 出現在美聯的時間早了幾個月,而是在整個時間中,國聯的隊伍雇用的有色人種遠比美聯的隊伍所雇用的多許多。在 1955 年時,有兩個美聯的球隊(老虎和紅襪)是全白人的球隊,而國聯只有費城人隊是。但是兩個聯盟在融合上的差距是遠比這顯示出來的來得大。

在 1955 年的美聯裡,受到重用的有色人種球員有:Larry Doby, Elston Howard, Connie Johnson, Hector Lopez, Minnie Minoso, Carlos Paula, Dave Pope, Vic Power, Harry Simpson, 和 Al Smith: 共十個球員,其中有幾個是明星球員,有一個則被選入名人堂。

而在國聯裡的則有:Hank Aaron, Sandy Amoros, Gene Baker, Ernie Banks, Bill Bruton, Roy Campanella, Roberto Clemente, George Crowe, Lino Donoso, Jim Gilliam, Ruben Gomez, Chuck Harmon, Monte Irvin, Sam Jones, Brooks Lawrence, Willie Mays, Roman Mejias, Don Newcombe, Jackie Robinson, Hank Thompson, 和 Bob Thurman:共 21 個球員,許多都是明星,有七個後來被選入名人堂。

引入有天份的黑人球員程度的不同持續到 1955 年之後的許多年都還存在,而且也無可避免的造成了兩個聯盟的比賽品質有差距:很明顯的美聯無法得到什麼優勢。在兩邊都搶到差不多的有天分的白人球員的情況下,國聯得到黑人在運動天份上的巨大優勢。

當美聯在 1946 年到 1955 年間有著比較多的觀眾人數時(在十季裡有七季入場觀眾多過國聯),在球員的品質上逐漸拉開差距的事實很快的就改變了這個狀況。在 1955 年之後將會看到兩個聯盟的入場人數上有著歷史上最大的差距,而這也讓美聯在 1970 年代初期陷入了危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