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7, 2005

A Tale of Two Leagues (Part Two: 1956-2003)

by Steve Treder @ The Hardball Times
April 19, 2004

上兩篇文章中,我們觀察了美國聯盟和國家聯盟的發展過程,從美聯的創建到二十世紀中期為止。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觀察從那之後到現在的變化。

1956-1972: Reaping Different Harvests
這兩個聯盟在進入種族融合的年代時在熱情程度上有很大的差異。國家聯盟的遠比美國聯盟熱衷於追求有色人種裡有天份的球員。他們的球探做了大量的觀察、簽下和培養了許多有色球員。到了 1955 年,如同我們在上一篇文章裡所提到的,美聯只有十個有色球員在球隊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定義是打者至少需上場 50 場,投手至少要投 50 局),而國聯有 21 個。

這個差距很快的就拉大了。到了 1960 年,符合上數定義的有色人種球員在美聯裡有 17 個,而國聯有 38 個。在之後的十年,美國聯盟才開始很認真的要進行融合,但是在數目前還是追不上國聯:在 1965 年時,美聯的球員中屬於有色人種的有 42 個,而國聯則是 57 個,到 1970 年時,比數是 63 比 82。

更進一步的看,差異還不僅在量的不同上。在 Larry Doby 和 Satchel Paige 於 1947 到 1948 年時由印地安人隊簽下以後,沒有任何一個美聯的球團曾經培養出一個後來有進名人堂的非白人球員,直到 1967 年進入大聯盟的 Rod CarewReggie Jackson 為止。

到那年的時候,國聯的隊伍已經引入了 18 名後來進入名人堂的黑人球員,包括了幾名後來被公認為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的:Roy Campanella、Willie Mays、Hank Aaron、Roberto Clemente、Frank Robinson、Bob GibsonJoe Morgan

在引進這些有天份的球員上有如此的質和量上的差異,對於這兩個聯盟在比賽上的品質有重大的衝擊。在 1950 年代中期之後一直到 1970 年代早期,普遍認為國聯的球員和球隊都比美聯來得佳。

國聯在那段時間裡還得到另一個重要的優勢。那些新興而且發展迅速的大都市成為了規模很大的市場,而國聯的隊伍首先到達這些新興都市,包括南加州、舊金山灣區、休士頓和亞特蘭大。在這段時間裡,美聯只拿下了巴爾蒂摩、堪薩斯市和 1969 年撤退到西雅圖之前的 Minneapolis-St.Paul,加上 1970 年代時拿下被國聯開發過而且放棄的密爾瓦基,之後又在 1972 年時搬到 Dallas-Fort Worth

國聯的全新球場紛紛開幕:1960 年的 San Francisco、1962 年的 LA、1964 年的紐約、1965 年的休士頓、1966 年的亞特蘭大及聖路易、1969 年的聖地牙哥、1970 年的匹茲堡及辛辛那提,最後是 1971 年的費城。而在這段時間裡,美聯的新球場只有 1961 年的 Minneapolis-St.Paul、1962 年的華盛頓、1966 年的安納罕和 1968 年的奧克蘭。

就好像更好的球員、更好的市場和新球場還不夠一樣,在那個年代裡,國聯還有著更激烈的競爭。美聯的洋基隊從 1920 年代開始把其他球隊吃得死死的,而且這個狀態還繼續保持中:從 1956 年到 1964 年這九個球季裡,洋基拿下了其中八次,而且都是以很大的差距獲得勝利。

在這段時間裡,有六支不同的球隊拿下至少一次的國聯冠軍,而且有好幾次都是有數支球隊在爭冠(1956、1959、1962 和 1964),競逐的過程非比尋常的激烈和具有強大吸引力。一直要到 1965 年以後美聯的冠軍才開始像國聯一樣難以預測。

所有這些差異都造成了票房上的巨大差異。從 1956 年開始,國聯連續 33 年在觀眾人數上超越了美聯。從 1960 年代中期到 1970 年代中期,國聯觀眾人數上的優勢是歷史上最高的。在歷史上觀眾人數差距最大的十個球季裡,有八次是在 1958 到 1974 年裡發生的:
YEAR     DIFF     RANK
1965 53% 2nd
1966 47% 3rd
1971 45% 4th
1958 40% 5th
1970 38% 6th
1972 36% 7th
1964 31% 9th
1974 30% 10th

到了 1970 年代初期,美聯的環境變得很糟。在較大的市場裡打球的比較好的球員吸引了較多的球迷,球團也得到了較高的利益,因此可以簽下或是培養比較好的球員。對於美聯來說,這樣的循環並不是他們所樂見的。在 1972 年六月份的 New Yorker 裡,Roger Angell 寫到:
不斷增加的焦慮是由於兩個聯盟之間的品質和觀眾人數差異逐漸增加。去年的數據並不能隱藏國聯比美聯多吸引了五百五十萬名觀眾的事實。這個差距今年繼續拉大 .... 兩個聯盟在比賽的品質和吸引力上的差距很難證實,但是可以猜想得出來:今年春天到目前為止,國聯的打者已經比美聯的對手們多打了一百支全壘打。

確實,1972 年球季不只是觀眾人數上的差異有很大的差異,打擊上也是。國聯比美聯多得了 13% 的分數,歷史上只有兩次美聯曾經以這樣的差距領先國聯。(1903 和 1945)美聯的得分效率已經好幾年來都偏低了,1969 年兩個聯盟同時縮小了好球帶的大小和降低投手丘的高度曾經暫時的提升了美聯的攻擊力,但是在 1972 年時他們的得分能力又重挫了。只有在 1908、1909 和 1968 年時美聯的得分效能比 1972 年還低。

面臨了長期的觀眾人數比國聯少,而且打擊和得分也一直偏低,1972 年之後美聯準備採用一個全新的行動;有人甚至會說那是一個自暴自棄的行動。美聯投票決定採用一個「實驗性」動作:在 1973 年開始實施指定打擊制度。Jerome Holtzman 在 Sporting News Baseball Guide 裡說「這是現代棒球史上最重大的制度改革。」

1973-1992: Road to Redemption
指定打擊制度對於得分有立即的衝擊。美國聯盟的得分效率在 1973 年跳升了百分之二十三,比 1920 年時候的變化幅度還大。就攻擊的角度來說,指定打擊是一個很明顯的成功,所以它的「實驗中」的狀態馬上就解除了。因為指定打擊的關係,美聯從 1973 年到 2003 年中除了一年之外都在得分上比國聯來得高。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有了指定打擊制,但是美聯在這段時間裡的得分優勢和國聯相比比不上 1931 年到 1942 年那段時間的差異。

對於入場人數的衝擊雖然是正面的,但是沒有那麼戲劇化:美聯在 1973 年的入場人數增加了 12%。然而,在那年裡美聯的平均每場球賽的觀眾人數還是比他們在 1967 和 1968 年時來得少,當然也遠比他們在 1940 末期時所達到的高峰少許多。更進一步的來說,它還比國聯在 1973 年吸引到的觀眾人數少了百分之二十四。

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美聯的觀眾人數才爬升到有競爭力的地步。在 1974 年時又跌落到比國聯少了三成,而在 1975 年時則是少了 25%。不過在那之後,人數的差距穩定的縮小。從 1975 年到 1980 年,美國聯盟每場球入場的觀眾人數只比國聯的少了 10% 到 15%,而且 1981 年到 1988 年,雖然還是少了一些,但是差距從沒超過一成。

達成這個目標不只是靠著指定打擊。美聯在 1977 年擴編,把多倫多這個新興的大都市納入版圖,同時它也成為 1980 年代最佳球團的主場。美聯的代表球隊:洋基隊,在 1970 年代中期反彈,而且一直保持為有實力奪冠的球隊--和 1950 到 1960 年代初期的所向披靡相比還差了一些就是了。

總體來說,美國聯盟在 1980 年代算是一直保持競爭上的平衡,而且平衡的程度是史上罕見的:在那十年當中,七支西區球隊中的五支和七支東區球隊中的六支拿過分區冠軍,有八支不同的美聯球隊曾經贏得聯盟冠軍。

不過最重要的是美國聯盟在比賽品質上也超過了國家聯盟。一個重要的指標是有色人種人數已經非常接近。在 1970 年時,國聯有 82 個球員在球隊裡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美聯只有 63 個;到了 1975 年,這個差距已經幾乎消失了:八十八比八十一。

在 1980 年時國聯重新在這個數據上領先,十二支球隊裡共使用了 96 個黑人球員,平均一隊八個,而美聯的十四支球隊只使用了 83 個,平均一隊剛好不到六個。但是到 1985 年的時候,這個差異終於完全消失了,兩個聯盟,平均一隊都是使用了約七個黑人球員。

國聯在精英球員上壓倒性的優勢完全消失了,高峰期在 1973 年到 1992 年的球員獲選進入名人堂的二十個球員裡,有兩個(Nolan RyanDave Winfield)在兩個聯盟都待了差不多的時間,七個(Joe Morgan, Steve Carlton, Phil Niekro, Don Sutton, Mike Schmidt, Gary CarterOzzie Smith)是國家聯盟的球員,另外十一個(Rod Carew, Reggie Jackson, Jim Palmer, Catfish Hunter, Rollie Fingers, Carlton Brett, Robin Yount, Dennis Eckersley, Eddie MurrayKirby Puckett)是美國聯盟的球員。(還有另外五個在這段時間內打球而且也幾乎一定會被選為名人堂的明星,美聯在這邊還是有優勢:Cal Ripken, Rickey HendersonWade Boggs,國聯則是 Tim RainesTony Gwynn

有理由相信在 1980 年或是 1985 年裡的某個時期裡,美國聯盟努力的要把他們的比賽品質提升到和國聯一樣。到了 1989 年,美聯的平均每場入場觀眾人數超越國聯,是從 1955 年以來第一次,而且一直到 1992 年都是如此。這也是美聯長達二十年的贖罪之旅的高潮。

因此,1980 年代可以說是 1931 年到 1942 年的重演:兩個聯盟呈現出一個穩定的「分裂但是平等」的狀況,美聯強調高得分,而國聯則有著打小球的風格,不過兩邊都有一樣的品質,受歡迎的程度也一樣。

1993-2003: Just What Is a League, Anyway?
國家聯盟在 1993 年球季之前擴編,加入了科羅拉多和佛羅里達。在 1992 年秋天的這個擴編選秀和以前有點不一樣:雖然這兩支都是國聯的球隊,但是所有的大聯盟球隊,包括國聯和美聯,所有的球員都是擴編選秀的對象。之前的擴編選秀都是從所處的聯盟裡挑選球員。

這是一個預兆。大聯盟的管理結構在這段時間裡是完全融合的,聯盟主度的職位終於 dispensed with altogether。在一連串的革新和改變裡,影響最大而且直接牽涉到「聯盟」定義的兩件事是:1997 年開始,跨聯盟比賽開始舉行;1998 年,美聯的釀酒人隊轉換到國聯。美國聯盟和國家聯盟長久以來一直是對立的狀態,在近幾年來不斷的混合和重組,程度遠比之前來得高。也許這是這個時代的象徵,一個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年代。

從 1990 年早期開始,一股新建球場的旋風把兩個聯盟外觀和感覺都改變了。(諷刺的是,這些新建的球場都強調復古風)美聯的芝加哥,巴爾蒂摩、克里福蘭、阿靈頓、西雅圖和底特律,國聯的丹佛、亞特蘭大、鳳凰城、休士頓、舊金山、密爾瓦基、匹茲堡和辛辛納提。

無處不在的新球場消除了兩個聯盟之間的球場風格差異:在 1970 到 1980 年代裡,國聯充滿了光滑的現代球場(比如說 Astroturfed ashtrays),而美聯則是古典的場地(shabby crumbling anachronisms?)在 1993 到 2003 年,球場裡逐漸增加、過度誇張奢華而獨特的包廂成為兩個聯盟的新象徵。

這些新球場的特性是都比較傾向對打者有利。這個因素,再加上越來越強的打者(不管有沒有被類固醇增強過),以及裁判不傾向把偏高的球判為好球(雖然最近大聯盟當局及 Questec 公司有努力要矯正這個問題),總總因素導致了從 1990 年中期之後的打擊大爆發。

得分效率上的大爆發在兩個聯盟都以類似的頻率出現:美聯在 1996 年時得分效率比 1992 年高了 25%,而國聯在 2000 年時則比 1992 年時高了 29%。從 1993 到 2003 年的十一個球季裡,美聯每個球季得分都比國聯高,差異大約是在 3% 到 15% 之間,打擊率差異則是約 8%。這和之前的十一年(1982~1992)的狀況幾乎完全一樣:當時美聯得分數大約贏過國聯 2% 到 12%,打擊率差異大約是 9%。也就是說,在 1993 年到 2003 年的得分大放送對兩個聯盟的影響是完全一樣的。

在新球場的得分大爆炸被證實對觀眾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在 1993 到 2003 年之間最震憾的數據就是觀眾人數節節上升(也形成了這個年代最矛盾的情形之一:雖然觀眾人數上升,但是球團老板不斷的抱怨財務壓力、甚至還需要出售球團)在大聯盟史上最多觀眾的十個球季裡,有九個出現在這段時間裡:
YEAR      ATT/G     RANK
1994 31,256 1st
1993 30,964 2nd
2001 29,881 3rd
2000 29,378 4th
1998 29,030 5th
1999 28,888 6th
2002 28,007 7th
1997 27,877 8th
2003 27,831 9th

兩個聯盟的觀眾人數都變多了,不過國聯還是保持人數上的優勢:在 1992 年之後只有一年的美聯入場觀眾人數多過國聯。差異大約都是在 2% 到 11% 之間,不像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時那樣明顯的差異。

要特別指出的是在 1993 到 2003 年裡,如果沒有指定打擊制度的話,那個聯盟在各方面都是相當接近的。他們在類似的球場上呈現了類似的風格和品質,也吸引到了相當接近的觀眾人數。

我們還要探討的是指定打擊這個制度,它所要解決的得分問題已經不再存在,觀眾人數的危機也消失了,但是它還是存在,這三十年之間兩個聯盟有著如此大的差異,在其他職業運動裡是看不到的。

當美國聯盟和國家聯盟進入了共存的第二個世紀,他們緊密結合的程度遠超過以前的任何時候,但是在規則書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這個神奇的現象什麼時候會消失、或是到底會不會消失,都是在二十一世紀裡最有趣的問題。

No comments: